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崇节尚俭(崇节尚俭)  拼音:chóng jié shàng jiǎn
尊崇节俭。《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
《漢語大詞典》:羔羊素丝(羔羊素絲)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明 唐顺之 《与吕通竹屿书》:“用于世则为羔羊素丝之风,不用于世则励蔬食饮水之志。”亦省作“ 羔丝 ”。 清 龚自珍 《国朝春曹题名记序》:“此诸前辈秉心渊雅,用羔丝退食之暇辑是书之志也。”
《国语辞典》:葛屦履霜(葛屦履霜)  拼音:gé jù lǚ shuāng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语本《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比喻过分节俭吝啬。《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漢語大詞典》:匎刍(匎芻)
节俭,不奢侈。
分類:节俭奢侈
《漢語大詞典》:浣衣菲食
谓衣食节俭。 宋 苏轼 《刘夫人墓志铭》:“性不蓄财,浣衣菲食以终其身。”
分類:衣食节俭
《漢語大詞典》:熬肠刮肚(熬腸刮肚)
谓从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陈登科 《活人塘》三:“咱 薛 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 新河集 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分類:尽力节俭
《國語辭典》:食不二味  拼音:shí bù èr wèi
饮食时不用两种菜肴。形容生活俭朴。《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晋。王羲之 又遗谢万书:「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也作「食不累味」、「食不兼味」、「食不重味」。
《漢語大詞典》:食不兼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尹文子·大道上:“昔 晋国 苦奢, 文公 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亦作“ 食不重肉 ”。史记·管晏列传:“﹝ 晏婴 ﹞既相 齐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漢語大詞典》:省衣节食(省衣節食)
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劝葬亲》:“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这就是造福之门。”
《國語辭典》:省吃俭用(省喫儉用)  拼音:shěng chī jiǎn yòng
节省饮食和日常生活的开支。形容人生活俭省。《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也作「省吃俭用」。
分類:节俭
《國語辭典》:克勤克俭(克勤克儉)  拼音:kè qín kè jiǎn
语本《书经。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旧唐书。卷一八○。张允伸传》:「允伸领镇凡二十三年,克勤克俭,比岁丰登。」《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梁太庙乐舞辞。撒豆》:「笾豆斯撒,礼容有章。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也作「克俭克勤」。
分類:勤劳节俭
《漢語大詞典》:俭确(儉确)
节俭刻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墨翟 执俭确之教, 尹文 课名实之符。”
分類:节俭刻苦
《國語辭典》:节衣缩食(節衣縮食)  拼音:jié yī suō shí
生活节俭。如:「我这些年来节衣缩食,就是为了买一栋房子。」也作「节食缩衣」。
《國語辭典》:吝啬鬼(吝嗇鬼)  拼音:lìn sè guǐ
小气、舍不得花费的人。如:「他真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