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旄(節旄)  拼音:jié máo
系于竿首的犛牛尾,为天子赐给使者的信物。《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漢語大詞典》:雪竹
(1).雪中之竹。 唐 郑谷 《送进士韦序赴举》诗:“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熙寧 庚戌冬, 王荆公 安石 自参知政事拜相……取笔书窗曰:‘霜筠雪竹 钟山寺 ,投老归歟寄此生。’” 宋 范成大 《荆公墓》诗之一:“半世青苗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2).一种干节上有浓厚白粉的竹子。 唐 许棠 《题开明里友人居》诗:“风巢和鸟动,雪竹向人斜。” 宋 杨万里 《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诗:“ 元珍先生 茁云孙,雪竹有节豹有文。”
《國語辭典》:竹肉  拼音:zhú ròu
1.竹笋。
2.植物名。担子菌类锈菌科真锈菌属,竹蓐病原真菌之孢子堆。寄生在竹秆及枝条,初呈红褐色斑点,初冬破皮而出,呈杏黄色,四、五月间成黄白色,雨季吸水则成洋菜状凝胶,状如木耳,生苦竹枝上者有剧毒。可治赤白痢,以陈年者为佳。也称为「竹菰」、「竹蓐」。
《漢語大詞典》:小信
(1).小事情上的诚信;在小节上拘泥守信。《左传·庄公十年》:“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唐 刘禹锡 《辩迹论》:“夫岂饰小信而要邪?道相笼久矣。” 清 钮琇 觚賸·西台笃行:“不琐琐以小信为意。”
(2).江海规律性的轻微涨水现象。 清 吴蔚光 《悲灶户》诗:“大信已过小信来,盼到天晴还弗果。”
《國語辭典》:竹孙(竹孫)  拼音:zhú sūn
旁出的竹根,末端生竹,称为「竹孙」。宋。范成大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诗三首之二:「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漢語大詞典》:筠粉
竹节上附着的白粉。 唐 白居易 《画竹歌》:“ 嬋娟 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國語辭典》:轮生(輪生)  拼音:lún shēng
植物学上指每节著生三数以上的叶子,环生于茎、枝周围而呈轮状者。
《國語辭典》:刻符  拼音:kè fú
书体名。秦书八体之一。镌刻在信符上,用以徵信。字体多用篆书。因为是用刀刻的,故笔画较为平直。如今传阳陵虎符上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阙违(闕違)
(礼节上)有所欠缺或违背。 唐 白居易 《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公有斩縗中,亲护九丧,匍匐万里,及期,丧事礼无闕违。” 唐 张固 《幽闲鼓吹·牛僧孺》:“﹝ 于頔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 牛秀才 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钱五百。’‘受之乎?’曰:‘掷之於庭而去。’ 于公 大怒,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闕违者。’立命小将賫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國語辭典》:问荆(問荊)  拼音:wèn jīng
植物名。木贼科木贼属,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深褐色,由其节处长出地上茎。地上茎二型,分孢子茎与营养茎,孢子茎早春从地下冒出,淡褐色,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分,节有鳞片叶,但不分枝,顶端生椭圆形孢子囊穗;营养茎绿色中空,高三十至四十公分,节处轮生许多枝条。也称为「笔头菜」、「土笔」。
《國語辭典》:蚕花(蠶花)  拼音:cán huā
1.蚕蚁的别名。参见「蚕蚁」条。
2.一种产于浙江吴兴的小虾。明。谢肇浙〈西吴枝乘〉:「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又有小虾,亦以蚕时出,市民谓之蚕花,蚕熟则绝无矣。」
《國語辭典》:一条龙(一條龍)  拼音:yī tiáo lóng
1.比喻一长列。如:「自由车队排成了一条龙,横越远方山脉。」
2.比喻紧密联系和配合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如:「产销一条龙。」
3.麻将、扑克牌等游戏中,称同色牌中,依数字顺序而排列的为「一条龙」。
《漢語大詞典》:竹叶菜(竹葉菜)
一年生草本,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花深蓝色。可作饲料,亦可供药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出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巧匠採其花,取汁作画色。”亦称“ 竹叶草 ”。 周瘦鹃 《行云集·杨梅时节到西山》:“﹝我﹞将 石佛寺 里掘得的竹叶草和石上的寄生草种在一个泥盆子里。”
《国语辞典》:固定重音  拼音:gù dìng zhòng yīn
一种词中的重音。指将重音固定在词的某一个音节上。如捷克语、拉脱维亚语的重音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而法语和我国维吾尔语的重音则在词的末一个音节上。
《国语辞典》: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