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3,分12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良晤
俊良
不良
良玉
良牧
良规
良知
良觌
良谋
良善
遂良
良能
端良
良弓
良游
《漢語大詞典》:良晤
犹欢聚。 元 戴良 《至古城饮冯氏家》诗:“鄙人获良晤,是节牵薄宦。”
分類:欢聚
《漢語大詞典》:俊良
(1).指才能出众的人。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五道》:“下明詔以开不讳之门,设匭函以广言者之路,復转对以採搢绅之议,立制策以待儁良之言者,意在兹乎?”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昔我神考,收擢儁良,寘于丞弼。”
(2).指良马。后汉书·马融传:“清氛埃,埽野场,誓六师,搜儁良。” 李贤 注:“儁良,马之善者。”
《國語辭典》:不良  拼音:bù liáng
1.不善、不正常。如:「消化不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如何敌得?」
2.冤家,男女对自己心上人的昵称。《宋元戏文辑佚。乐昌公主破镜重圆》:「幸干戈宁息,恐不良隐匿在林榔间。」
《國語辭典》:不良人  拼音:bù liáng rén
1.专管缉捕犯人的衙役。《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砥遇侠客》:「三日前被小偷窃了若干财物,告知王鉷,责令不良人捕获,又拨三十名健儿防护。」《称谓录。卷二六。隶。不良人》:「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
2.坏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如何敌得?」《西游记》第三六回:「长老闻言,满眼垂泪道:『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忏吃荤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不知是那世里触伤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
《漢語大詞典》:良玉
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分類:美玉
《漢語大詞典》:良牧
贤能的州郡长官。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评:“ 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 蒲州 户口殷剧,前后刺史,多不称职, 儼 下车未几,令行禁止,称为良牧。” 宋 司马光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清时间千岁,良牧借三台。”
《漢語大詞典》:良规(良規)
(1).有益的规谏。《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朕继嗣未立,以为君忧,钦纳至言,思闻良规。”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庸夫好悦耳之华誉,而恶利行之良规。” 唐 韩愈 《病鸱》诗:“勿讳泥坑辱,泥坑是良规。”
(2).好的规范、准则。《再生缘》第二十回:“愿君王,礼贤下士守良规。”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尤其妙者,农部有专官,农功有专学……何国有良规,则互相仿效,必底於成而后已。”
《國語辭典》:良知  拼音:liáng zhī
1.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知交好友。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唯良知。」唐。罗隐 秋日寄狄补阙诗:「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漢語大詞典》:良觌(良覿)
良晤。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覿。” 宋 杨万里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苦恨邻里间,良覿渺无因。” 元 曹之谦 《怀刘京叔》诗:“何时展良覿,把酒论诗文。”
《國語辭典》:良谋(良謀)  拼音:liáng móu
好的策略。《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裴松之注引《资别传》:「暨朕统位,动赖良谋。」《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岂知之。」也作「良策」。
分類:良谋
《漢語大詞典》:良谟(良謨)
良谋。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弼谐靡成,良謨莫陈。”謨,文选作“谋”。 清 冯桂芬 《滩上有纪》诗:“屈小伸自大,达人有良謨。”
分類:良谋
《國語辭典》:良善  拼音:liáng shàn
1.善良。《红楼梦》第六五回:「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
2.指善良的人。如:「诛杀良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二》:「少林曰:『当为理寝冤,勿复害良善也。』」
《漢語大詞典》:遂良
荐举贤良之士。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 孔 传:“贤则助之,德则辅之,忠则显之,良则进之。”
分類:荐举贤良
《國語辭典》:良能  拼音:liáng néng
1.天生的本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2.贤良卓越的才德。《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简其良能,随用爵之。」
《國語辭典》:良知  拼音:liáng zhī
1.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知交好友。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唯良知。」唐。罗隐 秋日寄狄补阙诗:「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漢語大詞典》:端良
(1).指正人贤士。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拜御史丞兼左丞,束拔端良,风威益振。”
(2).谓正直良善。 宋 苏辙 《代张公安道祭李宥侍郎文》:“世称至治, 咸平 景德 。士生其间,端良纯一。”
(3).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明 文徵明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诗》之五:“古人惜端良,今我胡不乐?”
《國語辭典》:良弓  拼音:liáng gōng
1.好弓。《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2.善于制弓的人。《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國語辭典》:良游(良遊)  拼音:liáng yóu
1.猎人养为诱饵的小雉。《文选。卷九。赋。潘岳。射雉赋》:「良游呃喔,引之规里。」唐。李善。注:「良游,媒也。言媒呃喔其声,诱引令入可射之规内也。」
2.畅游,尽兴地游乐。晋。谢混〈游西池诗〉:「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南朝宋。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平原侯植诗〉:「良游匪昼夜,岂云晚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