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 【介绍】: 北魏武邑人,字仲和。孝明帝熙平中袭兄爵为晋阳男,除司空士曹参军,屡迁为奉车都尉、领殿中侍御史。后出除乐陵内史,谢病乞解,人吏老幼诉乞淑者甚众。又任荥阳、中山二郡太守,有能名,皆为吏人所思,当时称为良二千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间鄚人,字子良。幼孤,博学,孝明帝神龟中举秀才,射策上第,为太学博士。孝庄帝永安初官东牟太守,清慎奉法。官至濮阳太守。卒谥文。
全后魏文·卷四十三
臧字子良,虬长子。(《文苑传》作「长孙」误。)神龟中,举秀才上第,为太学博士,历本州中从事。永安初,徵金部郎中,不赴。除东牟太守,徙青州属,领乐安内史。除濮阳太守,加安东将军。卒赠镇北将军、定州刺史,谥曰文。
封伟伯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90—525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君良。封轨子。弱冠除太学博士。以博学,儒者咸称之。为清河王元怿参军事,怿为《孝经解诂》,伟伯为《难例》九条,皆发起隐漏。孝明帝正光末,为萧宝夤尚书行台郎。宝夤为乱,伟伯谋举兵,事发见杀。有《明堂图说》。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伟伯,字君良。轨子。宣武时,除太学博士。孝明时,清河王怿辟为太尉参军。正光末,萧宝夤以为关西行台郎。孝昌中,宝夤建号,以不从逆见杀。永安中,追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瀛州剌史。有《封氏本录》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0—525 【介绍】: 北魏广平任人,字宗良。游肇子。历秘书郎,袭爵新泰伯。迁国子博士,领尚书郎中。孝明帝时封高邑县侯。卒谥文。
萧方矩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德规。梁元帝子。初封南安县侯。武帝太清初仕湘州刺史,迁侍中。元帝即位,立为皇太子,改名元良。凶暴猜忌,昵狎群下。西魏攻陷荆城,与帝同被杀。追谥悯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汾阴人,字仲良。薛和子。少为司空府参军事,转盐池都将。北魏孝武帝西迁,仕东魏守河东。西魏文帝大统三年,高欢败于沙苑,善降西魏,宇文泰以为汾阴令,干用强明,一郡称最。寻征为行台郎中,以屯田功,赐爵龙门县子。除河东郡守,赐姓宇文氏。又封博平县公。入北周,仪同齐轨与善私语,不满宇文护专政。善以告护,轨被杀,善迁京兆尹、隆州刺史、少傅。卒年六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7—516 【介绍】: 南朝梁汝南人,字元和。少从陶弘景受仙灵篆等,传说后能通神。有《冥通记》。
王士良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81 【介绍】: 北周太原晋阳人,字君明。仕北魏为殷州车骑府司马。入齐,累官豫州刺史。北周武帝保定中,宇文护东征,权景宣兵围豫州,士良举城降,授大将军、小司徒,封广昌郡公。寻除荆州总管,行荆州刺史。历鄜州、荆州。建德六年,授并州刺史,加上大将军。
许惇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 【介绍】: 北齐高阳新城人,字季良。仕东魏为司徒主簿,以明断称,时号“入铁主簿”。迁阳平太守,有治政。历魏尹、齐梁二州刺史。官至少师、尚书右仆射。与邢邵、魏收等同列,以无学术、不善谈而不为时流所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广平列人人,字元友。年十五应募从军征讨,累功迁殿中侍御史,出除清河太守。有治术,郡内清静。文宣帝天保初大赦,郡无一囚。卒于东郡太守。有《字略》、《宋氏别录》。
刘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5 【介绍】: 隋京兆长安人。性刚烈,在北周仕承御上士,有战功,赐爵河阴县侯。入隋,以军功至大将军,历甘、瓜二州刺史。文帝仁寿中奉诏拜交州道行军总管。治军严明,时称良将。奉诏讨李佛子乱,以祸福喻之,佛子惧而请降。寻授驩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每战必克,直至其国都,刻石纪功还,卒于道。
李叔良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 【介绍】: 唐高祖从弟。初封长平郡公,武德初拜刑部侍郎,进爵为王。与突厥战,中流矢而卒,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 【介绍】: 隋唐时光州乐安人,字季良。家饶财好施,文武兼备,以侠闻。隋炀帝大业末,召募壮士捕盗,御众严整,盗畏不入境。宇文化及乱,祖尚据州称刺史。越王侗立,遣使归地,封沈国公。唐高祖立,授刺史。从赵郡王孝恭攻辅公祏,为前军总管,以功迁蒋、瀛州刺史,有能名。太宗贞观初,使为交州刺史,以岭南瘴疠坚辞,太宗怒,命斩朝堂,时年三十余。寻悔之,使复其官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5—632 【介绍】: 隋末唐初苏州吴县人。初仕隋,为杨素记室。唐高祖即位,授右卫率府长史,充隐太子东宫学士。武德末,为法琳《辩正论》作注。太宗贞观元年,出为相如县令。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75—632 吴(今江苏苏州)人。少好学,博通经史。在隋为杨素记室。唐高祖武德时,为右卫率府长史,隐太子学士。太宗贞观元年(627),为相如县令,六年卒。生平散见其《祭司马相如文》、《旧唐书·贺德仁传》、《唐诗纪事》卷四。工诗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著有《陈子良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3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句。
唐诗汇评
陈子良(575-632),江苏吴人。隋平陈,移居长安,以教授为生。后为杨素记室。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隐太子李建成学士。贞观元年,在果州相如县令任。有《陈子良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三首,其中杂有在隋之作。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子良。吴人。武德时官右卫率府长史。为隐太子学士。贞观六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643 【介绍】: 唐魏郡内黄人,祖籍钜鹿曲城,一说馆陶人,字玄成。少孤贫,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尤属意纵横之说。隋末为武阳郡丞元宝藏典书记,从宝藏归李密,又随李密降唐。自请安辑山东,乃授秘书丞,至黎阳劝降李绩等。为窦建德所俘,建德败,归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数引入卧内,访以得失。贞观二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七年,代王圭为侍中。时令狐德棻等撰《周书》、《隋书》,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时称良史。史成,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徵素有胆智,每犯颜规谏,虽帝怒甚,神色不移。十六年,拜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以疾卒,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谥文贞。言论见于《贞观政要》。曾主编《群书治要》,有《类礼》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隋末随李密起义,密败,降唐,太子建成引为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历官尚书右丞、秘书临、侍中、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职,进封郑国公。敢于直谏,史称诤臣。卒谥文贞。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编撰,《隋书》总序及《梁书》、《陈书》、《齐书》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生平见两《唐书》本传。其诗多为郊庙乐章及奉和应制之作,惟《述怀》一篇,气势雄浑,骨力遒劲,在唐初诗中独放异彩。《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李密起兵,召为典书记。密败,窦建德署为起居舍人。归唐,官太子洗马。大宗即位,擢谏议大夫,迁秘书监、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官,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卒谥文贞。徵性谅直,立朝多所谏诤,史称名臣。曾校辑秘府群书,受诏总领周、齐、梁、陈、隋诸史修撰事,序论多出其手。有《魏徵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徵字元成。钜鹿曲城人。少以策干李密不用。后随密来降。授秘书丞。隐太子引为洗马。太子败。太宗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迁秘书监。参预朝政。进侍中。封郑国公。拜太子太师。薨年六十四。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徵字元成,魏州人。相太宗,致太平。关下既治,惧帝喜武功,尝赋诗曰:“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徵亡,帝赋诗曰:“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