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良筹(良籌)
良策。 唐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诗:“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元 王恽 《滹沱秋涨行》:“河防久废不復古,惟预揵治为良筹。” 明 张居正 《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 老氏 至训,渊鱼不察。 定远 良筹,在门下加之意焉。”
分類:良策
《漢語大詞典》:长筹(長籌)
长远之计;良策。 唐 李咸用 《和彭进士感怀》:“四海英雄多独断,不知何者是长筹。”
分類:长远良策
《國語辭典》:非计(非計)  拼音:fēi jì
不是很好的办法。三国蜀。诸葛亮 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分類:良策失策
《漢語大詞典》:谋野(謀野)
(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裨諶 能谋,谋於野则获,谋於邑则否。”后因以“谋野”指良策或策谋。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三:“谋野愧良筹,遯荒适孤尚。荷蓧岂无侣,饭牛今谁唱?”
(2).指谋于野。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公乃自 瑞 挈千七百人回救 湖北 ,师至 黄州 ,与 胡文忠 公并轡谋野,周览形势。”
《国语辞典》: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拼音: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cè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逃避了事。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条。
《国语辞典》:三十六著,走为上著(三十六著,走为上著)  拼音:sān shí liù zhāo,zǒu wéi shàng zhāo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条。《水浒传》第二回:「我儿,『三十六著,走为上著』,只恐没处走。」《醉醒石》第八回:「『三十六著,走为上著』,自己换了衣帽,连婢妾也叫穿了男衣,打通后墙逃却。」
《國語辭典》: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拼音: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
《國語辭典》:进可替否(進可替否)  拼音:jìn kě tì pǐ
进用好的替换不好的。《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感乡校之益己,彼平仲之和羹,亦进可而替否。」也作「进可替不」。
《國語辭典》:献可替否(獻可替否)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臣子建议可以施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泛指臣子向君王劝善规过,建议兴革。《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也作「献替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