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万斛舟

相关人物
张弥


《晋书》卷一百六〈石季龙载记上〉~2764~
咸康二年,使牙门将张弥徙洛阳钟虡、九龙、翁仲、铜驼、飞廉于邺。钟一没于河,募浮没三百人入河,系以竹?,牛百头,鹿栌引之乃出。造万斛舟以渡之,以四轮缠辋车,辙广四尺,深二尺,运至邺。季龙大悦,赦二岁刑,赉百官谷帛,百姓爵一级。
《颜氏家训集解》卷五〈归心〉~349~
凡人之信,唯耳与目;耳目之外,咸致疑焉。儒家说天,自有数义:或浑或盖,乍宣乍安。斗极所周,管维所属,若所亲见,不容不同;若所测量,宁足依据?何故信凡人之臆说,迷大圣之妙旨,而欲必无恒沙世界、微尘数也?而邹衍亦有九州之谈。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汉武不信弦胶,魏文不信火布;胡人见锦,不信有虫食树吐丝所成;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皆实验也。

例句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其七

典故
西子扁舟

相关人物
西施


《吴地记》
《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典故

《庄子集释》卷七上〈内篇·山木第〉~674~
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山木〉~675~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典故
虚舟不系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禦寇〉~040~
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必且有感,摇而本才,又无谓也。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唐·成玄英疏:「夫物未尝为,无用忧劳,而必以智巧困弊,唯圣人汎然无系,泊尔忘心,譬彼虚舟,任运逍遥。」
典故
虚舟任触


《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
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

例句

散木固无堪,虚舟常任触。 权德舆 酬南园宴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典故
野人舟
 
野人船

相关人物
郭翻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郭翻传》
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徵,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翻曰:「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就大船。翻曰:「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

例句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 孟浩然 送张祥之房陵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苏轼诗集》卷三十四〈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诗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典故
袁宏泛舟

相关人物
袁宏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袁宏〉~239~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典故
张翰扁舟

相关人物
张翰


《世说新语》下卷上《任诞》
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例句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

典故
舟同共济


《孙子·九地篇》~97~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无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馀财,非恶货也;无馀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则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典故
舟中琴

相关人物
张翰
 
贺循


《世说新语》下卷上《任诞》
「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例句

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 骆宾王 称心寺

《國語辭典》:虚舟(虛舟)  拼音:xū zhōu
空船。《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太保沉浮,旷若虚舟。」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漢語大詞典》:玉舟
(1).喻白莲花瓣。 宋 杨万里 《白莲》诗:“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乱满江湖。”
(2).指酒杯。 宋 苏轼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宋 赤城韩夫人 《法驾导引》词:“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元 吴弘道 《金字经》曲:“谁为寿,緑鬟双玉舟。”参见“ 玉船 ”。
《漢語大詞典》:玉船
亦称“ 玉酒船 ”。 酒器名。 宋 陆游 《即席》诗:“要知吾辈不凡处,一吸已乾双玉船。” 宋 辛弃疾 《鹊桥仙·寿余伯熙察院》词:“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船沉醉。”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上亲捧玉酒船上寿酒,酒满玉船,船中人物,多能举动如活,太上喜见颜色。”《全元散曲·雁儿落过得胜令》:“暖阁红炉坐,金杯捧玉船。”
分類: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