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台(下臺)  拼音:xià tái
1.从台上走下来。如:「下台一鞠躬。」
2.比喻解除职务。如:「他干了一年部长,就下台了。」
《國語辭典》:后台(後臺)  拼音:hòu tái
1.戏台后部,供未演出人员化妆、准备等活动的地方。如:「戏快开演了,他还在后台磨时间!」《老残游记》第二回:「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
2.比喻在背后支持或操纵情势演变的人或集团。如:「听说他的后台很硬,你还是少惹他为妙!」
《國語辭典》:前台(前臺)  拼音:qián tái
舞台、戏台的前面。如:「谢幕时演员在前台一字排开,接受观众热情的掌声及欢呼。」
《國語辭典》:布景  拼音:bù jǐng
1.为了配合演出或加强戏剧效果,在舞台上所装饰的景物。如:「工作人员正为下一幕戏的布景忙著呢!」
2.画家按照画幅大小安排画中景物。《宣和画谱。卷二○。墨竹叙论》:「至于布景致思,不盈咫尺,而万里可论,岂俗工所能到哉?」
《國語辭典》:出场(出場)  拼音:chū cháng
1.演戏的人在舞台上出现。如:「当主角出场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2.运动员到运动会场参加比赛。如:「出场比赛」。
3.出面干预。《水浒传》第四四回:「戴宗道:『我弟兄两个也是外乡人,因见壮士仗义之心,只恐一时拳手太重,误伤人命,特地做这个出场,请壮士酌三杯,到此相会结义则个。』」
《國語辭典》:戏台(戲臺)  拼音:xì tái
供戏剧演出的舞台。《儒林外史》第四回:「来到南海县前一个关帝庙前戏台底下,和尚同妇人拴做一处。」《红楼梦》第一一回:「现叫奴才们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台上预备著呢。」
《国语辞典》:幕前  拼音:mù qián
舞台帐幕的前面。如:「她们都是这一出戏的幕前表演者。」
《國語辭典》:乐池(樂池)  拼音:yuè chí
舞台前方乐队演奏音乐的场地。
《漢語大詞典》:帐额(帳額)
(1).床帐前幅的上端所悬之横幅。上有绘画或刺绣,用为床帐的装饰。俗称帐檐。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鸞,好取门帘贴双燕。”
(2). 元 人称舞台台幔。
(3).帐簿上的钱物数额。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三司积欠约二百万贯,虚繫帐额,请并蠲放。”
《國語辭典》:正厅(正廳)  拼音:zhèng tīng
1.居中的大厅。《水浒传》第三三回:「花荣见宋江,拜罢,喝叫军汉接了包裹、朴刀、腰刀,扶住宋江,直到正厅上,便请宋江当中凉床坐了。」《文明小史》第二五回:「等到午牌时分,肚里饿的耐不得,才看见有人把些演说桌椅向正厅里,搬了进来。」
2.指剧场中楼下正对舞台的部分。
《國語辭典》:幕后(幕後)  拼音:mù hòu
舞台帐幕的后面。比喻背后、暗中。如:「他是这一件事的幕后策划人。」
《漢語大詞典》:换景
戏剧演出中更换舞台上的场景。 夏衍 《难忘的一九三○年》:“剩下来最难解决的是换景,按当时的技术条件,三小时内换十一堂景是不可能的。”
《國語辭典》:背景  拼音:bèi jǐng
1.图画、摄影中衬托主体的景物。如:「背景太亮,照片容易曝光过度。」
2.戏剧舞台上的布景。如:「这出短剧只换了两次背景就演完了。」
3.比喻可作倚靠的人物或势力。如:「人事背景」。
4.对事物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如:「历史背景」、「时代背景」。
《國語辭典》:搬演  拼音:bān yǎn
化妆表演。《水浒传》第八二回:「这五人引领著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撺。」也作「扮演」。
《漢語大詞典》:边幕(邊幕)
(1).指边地军营的帐幕。 明 徐渭 《送石府公之两淮盐使序》:“召商以中商庐於边,募游手者耕边田,聚边敛以输於边幕。”
(2).舞台装置。丝绒或绸布制成。装置于舞台的两侧,其数一至数道不等,与沿幕互成直角。它的作用是避免舞台两侧的非剧中人、物被观众看见,影响演出效果。《花城》1981年第1期:“然后,报幕员端正了一下自己的姿式,领先走出了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