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舒散  拼音:shū sàn
活动筋骨,消除疲劳。如:「一连下了几星期的雨,好不容易今天放晴了,咱们到山上去舒散身心。」
《分类字锦》:黍秀舒散(黍秀舒散)
礼记孟冬之月食黍与彘注黍秀舒散属火寒时食之亦以安性也
分类:黍稷
《漢語大詞典》:宣畅(宣暢)
(1).宣扬;传布。《诗·大雅·崧高》“四方于宣” 汉 郑玄 笺:“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后汉书·顺帝纪》:“夷狄叛逆,赋役重数,内外怨旷,惟咎叹息。其遣光禄大夫案行,宣畅恩泽,惠此下民,勿为烦扰。”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於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復於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復可覩。”
(2).舒散;抒发。 唐 陆贽 《奉天论赦书事条状》:“宣畅鬱堙,不可不洞开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盪去瘢痕。”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圣人知声音之道,足以感人也,拊石截竹,八音克谐,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使闻其声者,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3).流畅。云笈七籤卷三十:“﹝鼻﹞两孔之下源是死气之门,元生君严固守之,使精神宣畅于百节,血液盈满于千关。” 明 李贽 《读律肤说》:“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
《國語辭典》:宣泄  拼音:xuān xiè
1.排放。《明史。卷一五三。陈瑄传》:「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也作「宣泄」。
2.泄漏。《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窃推春秋灾异,以救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泄。」《南史。卷一一。后妃传上。宋孝武文穆皇后传》:「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也作「宣泄」。
3.吐露。如:「将心中郁闷一股脑儿宣泄出来。」
《國語辭典》:宣泄(宣洩)  拼音:xuān xiè
疏导发泄。如:「辅导老师提醒学生应该运用正当管道宣泄情绪。」
《國語辭典》:犹夷(猶夷)  拼音:yóu yí
1.犹豫、迟疑不定。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国士如君无二,当一诺怎得犹夷。」也作「犹豫」。
2.散步、游逛。《明史。卷三○一。列女传一。叶氏传》:「夜月上,绐诸姒曰:『月色甚佳,盍少犹夷乎?』趋门外良久。」
《漢語大詞典》:摅散(攄散)
舒散,发抒消释。 宋 苏舜钦 《谘目四》:“又幽闭怨旷之人,皆得匹耦,攄散积阴之愤,以召至和之气。”
《漢語大詞典》:散想
舒散心怀。 北魏 高允 《徵士颂》:“披衿散想,解带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