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赤舄
古代天子、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舃几几。” 毛 传:“赤舃,人君之盛屨也。”《诗·大雅·韩奕》:“王锡 韩侯 ,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舃。”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屨,为赤舃、黑舃、赤繶、黄繶、青句、素屨、葛屨。” 郑玄 注:“王吉服有九,舃有三等,赤舃为上,冕服之舃。云:‘王锡 韩侯 ,玄袞赤舃。’则诸侯与王同。” 孙诒让 正义:“赤舃最尊,故即以赤为饰,不以他采閒之。亦谓之金舃,以赤兼黄朱,近於金色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用锡君袞冕之服,赤舃副焉。” 宋 曾巩 《京师观音院新堂》诗:“青鞋赤舃偶然尔,安用区区巧追逐!”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飞舄(飛舃)
(1).指可乘以飞行的仙鞋。 明 何景明 《七述》:“於是弥驾层颠,飞舃絶嶠。” 清 吴伟业 《惠山二泉亭为无锡吴邑侯赋》诗:“寺外流觴何处访,公餘飞舃偶来听。”
(2).对宾客的雅称。 宋 杨亿 《夜宴》诗:“鹤盖留飞舃,珠喉怨落梅。” 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飞舃遥临,光賁遐諏。”参见“ 飞鳧舃 ”。
《漢語大詞典》:飞凫舄(飛鳧舃)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 王乔 飞鳧舃, 东方 金马门 。”后亦借指官员。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分類:官员
《國語辭典》:履舄  拼音:lǚ xì
1.履,单底鞋;舄,复底鞋。「履舄」泛指鞋。唐。姚合 扬州春词:「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2.足下。敬称对方,常用于写信。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南北辽阔,无缘进望履舄。」
《骈字类编》:双舄(双舄)
吴士权黄山行六颂穿云双舄渡海
《漢語大詞典》:玉舄
(1).传说中玉制的鞋。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生:“ 安期先生 者, 瑯琊阜乡 人也。卖药於 东海 ,时人皆言千岁翁。 秦始皇 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去,留书以赤玉舃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於 蓬莱山 。”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上:“ 番禺 东有涧、涧生菖蒲,皆一寸九节。 安期生 采服,仙去,但留玉舃焉。”后喻得道者的遗物。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道士》诗:“终身持玉舃,丹诀未应传。” 清 金农 《重游王屋访唐开元时御爱松》诗:“芝囷纳流霞,蒲涧委玉舃。”
(2).见“ 玉磶 ”。
《漢語大詞典》:玉磶
亦作“ 玉舄 ”。 玉制的柱脚石。文选·张衡〈西京赋〉:“雕楹玉磶,綉栭云楣。” 李善 注:“广雅曰:‘磶,礩也。磶与舄古字通。’”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金楹齐列,玉舄承跋。”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宫室一》:“石磉曰瑱,又曰玉舃。”《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愈加怒发,令破柱取他。柱既破,又见他走入玉磶中。” 清 钱谦益 《碧云寺》诗:“丹青臺殿起层层,玉磶雕阑取次登。”
分類:玉制柱脚
《漢語大詞典》:巾舄
(1).头巾和鞋。 唐 杨炯 《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圆冠列侍,执巾舃於西阶;大带诸生,受诗书於北面。” 明 金实 《方竹轩赋》:“明月入户,凉在巾舃。”
(2).指人的行踪。 宋 梅尧臣 《送回上人》诗:“山川生眼界,巾舃徧区中。”
分類:头巾行踪
《國語辭典》:舄奕  拼音:xì yì
光彩蝉联不绝,流传久远。《文选。班固。典引》:「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
《骈字类编》:剑舄(剑舄)
晋书舆服志预上宫正会则于殿下脱剑舄志魏书田峦传诏赐朝服剑舄一具 唐书礼乐 见丝纩下门宋史礼志帝服衮冕受朝礼官通侍舍人引中书令 下侍郎各于案取所奏文诣褥位脱剑舄以次升分东西立对江淹为萧让剑履殊礼表剑舄升陛赞唱异仪殆为 越神体抗礼天极汉魏旧载唯斯称重
《漢語大詞典》:衮舄
衮服舄履。亦借指诸侯王。 南朝 梁 江淹 《萧相国让进爵为王第二表》:“ 燕 藩懿亲,裁蒙衮舄之荣; 梁国 戚属,方忝旌旗之贵。” 胡之骥 注:“衮舄,诸侯王之服也。”
《國語辭典》:舄卤(舄鹵)  拼音:xì lǔ
含盐过多,不适宜耕种的海边土地。《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民歌之曰:『业有贤令兮为史公,决璋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也称为「潟卤」。
《國語辭典》:潟卤(潟鹵)  拼音:xì lǔ
含盐过多,不适宜耕种的海边土地。《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也称为「舄卤」。
《國語辭典》:潟卤(潟滷)  拼音:xì lǔ
海水所浸渍的土地。元。陈基〈如皋县〉诗:「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
《漢語大詞典》:王乔舄(王喬舄)
亦作“ 王乔屨 ”。亦作“ 王乔履 ”。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 王乔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之一:“看君宜著 王乔 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宋 刘攽 《过太康县马上口占》:“举翼 王乔 舄,排云 子晋 簫。” 清 吕谦恒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诗:“凌风欲躡 王乔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
分類:王乔入朝
《漢語大詞典》:舄履
亦作“舄履”。
(1).复底厚履。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大带重半钧,舃履倍重,不欲轻也。”隋书·礼仪志四:“皇后及诸侯夫人之服,皆舃履。”
(2).即履舃。鞋的通称。 宋 柳永 《夏云峰》词:“筵上笑歌閒发,舃履交侵。”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末灰,舃履相错,日暮,墦间主客无不頽然醉倒。”参见“ 履舃 ”。
(3).犹言足下。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閤下致位天子而归,始独得望舄履於门下。”
(4).步履。 宋 曾巩 《祭王都官文》:“ 钟山 峥嶸,下惟 江 水,昔公此临,委蛇舄履。”
《國語辭典》:履舄  拼音:lǚ xì
1.履,单底鞋;舄,复底鞋。「履舄」泛指鞋。唐。姚合 扬州春词:「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2.足下。敬称对方,常用于写信。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南北辽阔,无缘进望履舄。」
《漢語大詞典》:飞凫舄(飛鳧舃)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 王乔 飞鳧舃, 东方 金马门 。”后亦借指官员。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分類:官员
《漢語大詞典》:杖舄
(1).拐杖与鞋子。《隋书·隐逸传·徐则》:“﹝椁中﹞杖舄犹存,示同俗法,宜遣使人送还 天台 定葬。”
(2).谓拄杖行走。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十日不一见,何以写我悰。朅来城西游,杖舄谁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