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致良知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 王守仁 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国语辞典》:姚江学派(姚江学派)  拼音:yáo jiāng xué pài
明代王守仁所创的学派。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因王守仁是浙江省馀姚人,故其学说称为「姚江学派」。也称为「阳明学派」。
《国语辞典》:阳明学派(阳明学派)  拼音:yáng míng xué pài
明王守仁所创的学派。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因王守仁是浙江省馀姚人,故其学说也称为「姚江学派」。
《国语辞典》:阳明哲学(阳明哲学)  拼音:yáng míng zhé xué
明王守仁所主张的学说。以致良知为主,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国语辞典》:馀姚之学(馀姚之学)  拼音:yú yáo zhī xué
明代王守仁主张的学说。以致良知为主,提倡知行合一。因王守仁为浙江省馀姚县人,故称为「馀姚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