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微臣
侍臣
为臣
臣下
词臣
老臣
宰臣
帅臣
故臣
从臣
武臣
辅臣
儒臣
奸臣
权臣
《國語辭典》:微臣  拼音:wéi chén
卑微之臣,为人臣者自谦之辞。《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彭城王义康传》:「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之心。」《西游记》第三○回:「是微臣兜了一箭,射倒猛虎,将女子带上本庄。」
分類:卑贱谦词
《漢語大詞典》:侍臣
侍奉帝王的廷臣。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朝夕出入左右,侍臣之任也。” 明 何景明 《刘德徵上陵还有赠》诗:“先帝侍臣零落尽, 泰园 宫草日霏霏。”
《漢語大詞典》:为臣(爲臣)
指臣位,官职。孟子·公孙丑下:“ 蚔鼃 諫於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赵岐 注:“三諫不用,致仕而去。”
分類:为臣官职
《漢語大詞典》:臣下
君主制时代的官吏。《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史记·平準书:“自 公孙弘 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 汉 相, 张汤 用峻文决理为廷尉,於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百官从驾,谓之扈从。盖臣下侍从至尊,各供所职,犹僕御扈养以从上,故谓之扈从耳。”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齐威王 接受 邹忌 的建议,鼓励臣下进谏,不为阿谀奉承的人所蒙蔽。”
《漢語大詞典》:词臣(詞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 刘禹锡 《江令宅》诗:“ 南朝 词臣 北朝 客,归来唯见 秦淮 碧。” 明 徐光启 《疏辩》:“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从来无此官衔;以词臣而出典兵,从来无此职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國語辭典》:老臣  拼音:lǎo chén
年老的臣子。唐。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漢語大詞典》:宰臣
(1).为帝王主管膳食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下:“ 文公 之时,宰臣上炙而髮绕之, 文公 召宰人而譙之曰:‘女欲寡人之哽耶?奚为以髮绕炙?’”
(2).帝王的重臣;宰相。宋书·徐羡之传:“ 羡之 起自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元宗二则:“ 玄宗 初即位,礼貌大臣,宾礼故老……其他宰臣,优宠莫及。”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又谓旧岁星变考察,其所惩抑者,半为不附宰臣之人,此又大诬也。”
《漢語大詞典》:帅臣(帥臣)
宋 代诸路安抚司的长官称帅臣。后泛称统帅,主将。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仍仰 广东 西路帅臣起发逐路洞丁、刀弩手,将兵士、军弓手、民兵,疾速躬亲统率前去。”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一弓弩之技,不惮数千里而致之,此又在帅臣识量何如。” 清 侯方域 《陈将军二鹤记》:“公,帅臣也,职在选锋而养士,以佐天子开疆土,除暴乱。”
《漢語大詞典》:故臣
旧臣;遗臣。左传·哀公十四年:“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史记·李斯列传:“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夫我国家之初, 明 之故臣,尚扶其残孽。”
分類:旧臣遗臣
《漢語大詞典》:从臣(從臣)
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唐 宋之问 《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从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 徐 与 杜 。” 清 沈初 《西清笔记·文献纪》:“先是内廷三品以上皆穿红衣,仿御前从臣之例。”
《漢語大詞典》:武臣
武官;武将。主管军事的官员。礼记·乐记:“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唐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诗:“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本朝内官忠能:“镇抚掌天下狱,极武臣之美选也。”
《漢語大詞典》:辅臣(輔臣)
辅弼之臣。后多用以称宰相。《韩诗外传》卷八:“諫臣五人,辅臣五人,拂臣五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元丰 间,建尚书省于皇城之西,铸三省印。 米芾 谓印文背戾,不利辅臣。”清史稿·圣祖纪一:“辅臣 鼇拜 擅杀辅臣 苏克萨哈 及其子姓。”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这时,他觉得还是过去的首辅 周延儒 和现在的辅臣兼兵部尚书 杨嗣昌 是不可多得的干练人才。”
《漢語大詞典》:儒臣
(1). 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宾。”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福:“ 大中 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宋 陈亮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鬢髮苍。”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 辽 、 金 、 元 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國語辭典》:奸臣  拼音:jiān chén
奸诈阴险的臣子。《水浒传》第六四回:「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专权。」也作「奸臣」。
《國語辭典》:奸臣(姦臣)  拼音:jiān chén
奸诈阴险的臣子。《管子。七臣七主》:「官无邪吏,朝无奸臣。」《文选。曹囧。六代论》:「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托废立之命于奸臣之口。」也作「奸臣」。
《國語辭典》:权臣(權臣)  拼音:quán chén
掌权而专横的臣子。《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权臣放纵,矫称诏制。」明。胡广〈文天祥从容就义〉:「权臣误国,用舍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