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臂臑
牲畜前体的中、下部。仪礼·特牲馈食礼:“尸俎:右肩、臂臑、肫、胳。” 胡培翚 正义:“礼经释例·释牲上篇曰:凡牲,左体谓之左胖,右体谓之右胖,前体谓之肱骨,又谓之前脛骨。肱骨三:最上谓之肩,肩下谓之臂,臂下谓之臑。”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肃宗 为太子时,尝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 宋 王安石 《北客置酒》:“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臂臑薧与鲜。” 宋 陆游 《即席》诗之三:“长鱼腹腴羊臂臑,馋想久矣无秋毫。”
分類:牲畜下部
《國語辭典》:臂弯(臂彎)  拼音:bì wān
臂膀弯折处。如:「能安稳的睡在父母臂弯里,是一件幸福的事。」
《国语辞典》:下臂  拼音:xià bì
上肢从肘部至手腕的部分。也称为「前臂」、「下膊」。
《分类字锦》:臂悬(臂悬)
杜甫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分类:弓弩
《國語辭典》:巴臂  拼音:bā bì
證据、根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喝道:『胡说!这十五贯钱,分明是是他丈人与女婿的,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眼见没巴臂的说话了!』」也作「把柄」。
《國語辭典》:巴鼻  拼音:bā bí
證据、根据。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苏长公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使奸邪。』有甚意头,没些巴鼻皆俗语也。」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五。委巷丛谈》:「言人作事无据者曰没雕当,又曰没巴鼻。」也作「把柄」。
分類:来由根据
《漢語大詞典》:修臂
同“脩臂”。
古代传说中的海外国名。其民皆长臂。
《漢語大詞典》:脩臂
古代传说中的海外国名。其民皆长臂。《淮南子·墬形训》:“自西南至东南方, 结胷 民、 羽 民…… 三头 民、 脩臂 民。” 高诱 注:“ 脩臂 民,一国民皆长臂。”
《国语辞典》:九折臂  拼音:jiǔ zhé bì
本指人多次断臂,经使用各种方法医治后,自己也成了良医。后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分类:法医医治
《分类字锦》:爰臂
汉书李广传为人长爰臂其善射亦天性虽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注如淳曰臂如猿臂通肩也或曰似当为缓臂也师古曰王国风菟爰之诗云有菟爰爰爰爰缓意也其义两通
分类:
《漢語大詞典》:臂肩
臂与肩。比喻密切无间。魏书·广阳王深传:“乃召都督 毛諡 等六七人,臂肩为约,危难之际,期相拯恤。”
分類:密切无间
《高级汉语词典》:臂腕  拼音:bì wàn
手腕
《韵府拾遗 寘韵》:顶臂(顶臂)
赵文诗顶臂孰非母肌肤
《國語辭典》:钏臂(釧臂)  拼音:chuàn bì
手镯、手环。《海上花列传》第二二回:「耐就搭我买仔一只洋铜钏臂连一只表,也说三十几块垛。」
《漢語大詞典》:敛臂(斂臂)
缩手。谓有所畏惧。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若被黜者一一求其所以得罪之故,捕风捉影,捏造流言,以掎齕当事之人,则将来司考察之柄者,将缄口敛臂,而不敢轻动一人。”
《漢語大詞典》:扬臂(揚臂)
振臂。奋勇貌。尉缭子·制谈:“修吾号令,明吾刑赏……使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矣!”
分類:振臂奋勇
《分类字锦》:绾臂(绾臂)
繁钦 定情诗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分类:环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