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臂环(臂環)
即臂钏。 宋 王谠 唐语林·伤逝:“时有宫人 沈阿翘 ,为上舞《河满子》词,声态宛转,锡以金臂环。” 宋 秦观 《次韵答张文潜病中见寄》:“平时带十围,颇復减臂环。”参见“ 臂釧 ”。
《國語辭典》:臂钏(臂釧)  拼音:bì chuàn
古代妇女的臂饰,戴于手臂之上。唐。元稹〈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唐。牛峤〈女冠子。锦江烟水〉词:「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也称为「跳脱」。
分類:手镯
《韵府拾遗 有韵》:臂肘
急就篇注以虎魄为龙并取琅玕系著臂肘取其媚好
《漢語大詞典》:肘臂
臂膀。比喻亲信;爪牙。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初一武臣监 秀州 华亭县 盐场,赃污不法,多受亭户贿赂,任 思文 以为肘臂,约所得中分之。”《元典章·吏部六·司吏》:“路府州县之吏皆守令肘臂,守令之治否係焉。”
《漢語大詞典》:通臂
犹长臂。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三折:“则因嘴馋心裡爱,舒手攀枝勾不着。就把通臂忙施展,登时下手与一摇。” 明 袁宗道 《赠太湖知县王公墓志铭》:“修躯通臂,面若凝墨。”
分類:长臂
《漢語大詞典》:刺臂
(1).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 杨贵七 所招,先犯偷牛刺臂,次犯骗要 潘益隆 等财物断罪。”
(2).刺臂出血,用以盟誓。《三国演义》第九回:“ 允 曰:‘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 布 拔带刀,刺臂出血为誓。”
《骈字类编》:二臂
史记楚世家且魏断二臂颠越矣有宋史五行志淳熙十年番阳南乡妇产子肘各 二臂及长斗则六臂并连
《國語辭典》:扼臂  拼音:è bì
手镯。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六。李秀才》:「生脱诜之银扼臂,涂以津,亦置火中。」
分類:手镯
《漢語大詞典》:踏臂
亦作“蹋臂”。 连臂而歌,踏地为节。 明 王世贞 《从军行》:“蹋臂归来六博场,城中白羽募征 羌 。” 清 李旦华 《程咸九邀过寄圃分赋》:“蹋臂从君惯,疎狂奈我何。”
《國語辭典》:臂钏(臂釧)  拼音:bì chuàn
古代妇女的臂饰,戴于手臂之上。唐。元稹〈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唐。牛峤〈女冠子。锦江烟水〉词:「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也称为「跳脱」。
分類:手镯
《漢語大詞典》:炼臂(煉臂)
用点燃的香烧灼手臂。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宣和遗事》前集:“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宋史·徽宗纪二:“二月庚午朔,禁然顶、炼臂、刺血、断指。”参见“ 炼指 ”。
《漢語大詞典》:炼指(煉指,鍊指)
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断手足、炼指、掛灯、带钳之类幻惑流俗者。” 胡三省 注:“炼指者,束香於指而燃之。”辽史·圣宗纪七:“十二月丁亥,禁僧燃身炼指。”
鍊指: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尼修炼苦行之一。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小娥 厚貌深辞,聪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國語辭典》:臂膊  拼音:bì bó
1.两臂。唐。路德延〈小儿〉诗:「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
2.引申为得力的助手。《周书。卷二九。耿豪传》:「世言李穆、蔡祐,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项。」
分類:胳膊
《分类字锦》:封臂
图画宝鉴戴琬京师人宣政间在翰林恩宠特异工翎毛花竹尝得入阁供奉后因求者甚众徽宗闻之封其臂不令私画故传世者鲜
分类:
《国语辞典》:展臂  拼音:zhǎn bì
伸张手臂。如:「展臂舒胸,呼吸新鲜空气。」
分类:伸张手臂
《骈字类编》:龙臂(龙臂)
唐 段成式 游长安诸寺联句 宣阳坊静域寺 三阶院联句 龙臂胜猿臂,星芒超箭芒。
《漢語大詞典》:臂缠(臂纏)
妇女缠在手臂上的饰物。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陈通判女》:“外翁嫁我与大王作小妻,受聘财金釵两双,臂缠一双,银十笏,钱千贯。” 许地山 《萤灯》:“这样一连好些日子,什么手镯、足钏、耳环、臂缠种种女子喜欢的装饰品都莫名其妙地从枕头边得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