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锦臂(锦臂)
宋史仪卫志执铜仗子金铜甲二人兜鍪甲衫锦臂衣 孟郊羽林行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张祜周员外席上观柘枝诗见画鼓下
《漢語大詞典》:指臂
手指与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 唐 杜牧 《裴休除礼部尚书等制》:“夫宰相佐天子,公卿助宰相,股肱指臂,任同一身。” 明 吾邱瑞《运甓记·杜弢定计》:“召兵蛮洞,并力长驱,管教脇从,为吾指臂。” 清 陈天华 《今日岂分省界之日耶》:“然他省之才者,亦何妨收为指臂之用。”
《國語辭典》:引臂  拼音:yǐn bì
伸臂。唐。杜甫〈壮游〉诗:「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唐。元结〈石鱼湖上醉歌诗。序〉:「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
《骈字类编》:六臂
宋史五行志见二臂下
《骈字类编》:长臂(长臂)
郭璞长臂国赞双肱三尺体如中人彼曷为者长臂之民
分类:长臂
《骈字类编》:八臂
法苑珠林修罗道者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蹈海把日擎云天上求餐海中酿酒大梁简文帝唱导文见三目下
又 爱敬寺刹下铭序见四将下
《漢語大詞典》:约臂(約臂)
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 宋 张枢 《风入松》词:“记伴仙曾倚娇柔,重迭黄金约臂,玲瓏碧玉搔头。”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冯皮匠》:“予虽在窘乡,此尚易办,脱腕上金约臂与之。”
《國語辭典》:手臂  拼音:shǒu bì
腕以上到肩胛的部分,分上下两段,肘以上是上臂,肘以下是下臂。《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操用手托梁推放地上,手臂须发,尽被烧伤。」
《国语辞典》:紾臂  拼音:zhěn bì
语本《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后指用力扭转手臂。宋。余靖〈和王子元中秋会饮〉诗:「高人洗耳让天下,下士紾臂争杯羹。」
《高级汉语词典》:臂力  拼音:bì lì
臂部肌肉的力度
《漢語大詞典》:系臂纱(繫臂紗)
见“ 繫臂 ”。
《國語辭典》:系臂(係臂)  拼音:xì bì
手镯之类。汉。史游《急就篇》卷三:「橡饰刻画无等双,系臂琅玕虎魄龙。」
《國語辭典》:齧臂  拼音:niè bì
1.咬手臂。《魏书。卷五九。刘昶传》:「虽在公堂,诸王每侮弄之,或戾手齧臂,至于痛伤,笑呼之声,闻于御听。」
2.自咬手臂以示决心的坚定。参见「齧臂盟」条。唐。骆宾王 上廉使启:「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而齧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國語辭典》:齧臂盟  拼音:niè bì méng
咬臂出血以表示坚定的决心或极为诚信的盟约。语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用以指男女私订的婚约。如:「他们虽曾有过齧臂盟,但因战乱而分离,始终无法结成连理。」
《骈字类编》:金臂
楞严经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为光明拳伽法苑珠林胎经云如来二月八日夜半躬襞僧 黎郁多罗僧安陀罗跋萨各三褺放金棺衬身上以钵锡杖手付阿难入金刚定碎身舍利佛从金棺出金臂问觅迦叶牛呞远云笈七签相国崔公彦昭授北都留守闱潜邱台不 造而观焉宛若曾所游睹复睨金臂及指皆醒然顿寤前之所梦也
《高级汉语词典》:臂长  拼音:bì cháng
臂下垂贴附身体两侧,自锁骨顶端至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
《漢語大詞典》:铁臂(鐵臂)
坚强有力的手臂。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二:“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赵朴初 《金缕曲》:“铁臂银锄高下舞,改变乾坤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