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憩室  拼音:qì shì
人体肌肉组织表面突起的中空囊袋,常发生在肠道、膀胱、输尿管、食道等。
《漢語大詞典》:猪胞(豬胞)
即猪脬。胞,通“ 脬 ”。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金石:“水银,以 邕州 溪洞朱砂末之,入罏烧取,极易成,以百两为一銚。銚之制,以猪胞为骨,外糊厚纸数重,贮之不漏。”参见“ 猪脬 ”。
猪膀胱。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金石:“水银,以 邕州 溪洞朱砂末之,入炉烧取,极易成。以百两为一銚。銚之制,以猪胞为骨,外糊厚纸数重,贮之不漏。”一本作“ 猪胞 ”。
分類:膀胱
《漢語大詞典》:猪脬
猪的膀胱。质韧,可装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遂以猪脬裹瓶口,缄封甚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取猪脬实黄豆,吹以气而缚其口,豆浮正中。”
分類:膀胱
《漢語大詞典》:猪脬
猪的膀胱。质韧,可装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遂以猪脬裹瓶口,缄封甚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取猪脬实黄豆,吹以气而缚其口,豆浮正中。”
分類:膀胱
《漢語大詞典》:譩嘻
(1).痛叹声。《素问·骨空论》:“厌之令病者呼譩譆。”
(2).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素问·骨空论》:“大风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 王冰 注:“譩譆,穴也。”
(3).姑获鸟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
《漢語大詞典》:香肚
用猪的膀胱装上碎肉和作料等制成的食品。
《国语辞典》:膀胱癌  拼音:páng guāng yán
病名。发生于膀胱部位的癌症。可分为三种:过渡细胞癌、上皮细胞癌、腺细胞癌。主要症状为血尿。有时会有脱落的组织碎片或肉团血块排出。如肿瘤侵及膀胱颈部,则会造成尿意频繁、排尿困难的情形。肿瘤若侵及输尿管引起阻塞,会产生肾水肿。如在下腹部发生钝痛或摸到硬块,则为晚期的症状。
《国语辞典》:膀胱镜(膀胱镜)  拼音:páng guāng jìng
医学上指经由尿道放入膀胱直接检视膀胱及泌尿道的内视镜。
《国语辞典》:膀胱炎  拼音:páng guāng yán
病名。指膀胱发炎,主要症状是膀胱灼热感、尿道痛、排尿时疼痛及尿液出现多量白血球。
《国语辞典》:导尿管(导尿管)  拼音:dǎo niào guǎn
一种由尿道放入膀胱,使尿液排出体外的人工导管。如:「他的尿道阻塞,医师用导尿管将他的尿液排出。」
《国语辞典》:尿急  拼音:niào jí
人体膀胱聚积一定程度的尿液,无法排泄时所产生的急躁现象。如:「公共厕所提供给尿急民众莫大的方便。」
《国语辞典》:导尿(导尿)  拼音:dǎo niào
一种医疗技术。将人工导管经由尿道放入膀胱,使尿液可由导管排出体外。
《国语辞典》:泌尿器  拼音:mì niào qì
分泌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膀胱与尿道等。
《国语辞典》:尿失禁  拼音:niào shī jìn
因膀胱及尿道括约肌的管制失效,导致尿液渗漏的现象。
《国语辞典》:无尿症(无尿症)  拼音:wú niào zhèng
病名。产生尿的脏器发生障碍,使膀胱不感觉尿意,不能自行排尿。严重时会转成尿毒症。
《国语辞典》:纤维镜(纤维镜)  拼音:xiān wéi jìng
医学上用于观察或拍摄食道、胃部、膀胱等器官内部的内视镜。由包扎成管束状的几万支玻璃纤维传送光波,一端为供观察用的目镜,另一端接上探测用的物镜,由口部伸入食道,藉以观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