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朽烂(朽爛)  拼音:xiǔ làn
腐朽破烂。《三国演义》第六九回:「一棺中有角弓及箭,木俱已朽烂。」《儒林外史》第三回:「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
《國語辭典》:腐臭  拼音:fǔ chòu
腐烂恶臭。如:「肉类不放在冰箱里,很快就腐臭了。」
《漢語大詞典》:溃然(潰然)
腐烂貌。法苑珠林卷八六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有人以叉叉之,投鑊汤中,自视四体,溃然烂碎。”太平广记卷二三一引 唐 皇甫□ 《原化记·渔人》:“有渔人载小网数船,共十餘人,下网取鱼,一无所获,网中得物,乃是镜……渔人异之,遂取其镜视之,纔七八寸,照形悉见其筋骨臟腑,溃然可恶,其人闷絶而倒。”
分類:腐烂
《國語辭典》:腐化  拼音:fǔ huà
1.形容有机体腐朽溃烂或变质。如:「天气炎热,这些可口的食物忘了放到冰箱,现在都已腐化,发出恶臭。」
2.形容人沉迷于物质享受,不思振作。如:「清心寡欲,严以律己,就不会有生活腐化之虞。」
《漢語大詞典》:烂坏(爛壞)
腐烂败坏。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水中有甘蔗节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烂坏。”法苑珠林卷十一:“至脓血地狱,脓血沸涌,罪人於中东西驰走,汤其身体,头面烂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尸有久弔未解,日久烂坏,肉溃见骨。”
分類:腐烂败坏
《漢語大詞典》:腐胔
腐烂的尸骨。《淮南子·要略》:“夫 江 河 之腐胔,不可胜数,然祭者汲焉,大也。”
分類:腐烂尸骨
《漢語大詞典》:陋亡
腐烂消失。 汉 王充 论衡·实知:“沟有流澌,泽有枯骨,髮首陋亡,肌肉腐絶,使人询之,能知其农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
分類:腐烂消失
《国语辞典》:靡烂(靡烂)  拼音:mí làn
腐烂,皮肉横裂。《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王温舒传》:「奸猾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也作「糜烂」。
分类:腐烂皮肉
《漢語大詞典》:馁败(餒敗)
(1).腐烂变质。 清 戴名世 《〈吴弘表稿〉序》:“至於饮食之人,饕餮之徒,则又美恶之不择,而馁败之胔,臭腐之物,甘之而不厌。” 清 黄叔璥 台海使槎录:“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
(2).气馁心灰。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书生﹞而本身脆弱,当旧势力抬头,则易于馁败,陷于矛盾。”
《國語辭典》:堆肥  拼音:duī féi
以植物残渣与加工后渣粕、废弃菇类栽培介质、禽畜粪尿等原料,经过翻堆、酦酵腐熟、调配成分、堆置风乾等程序所制成之肥料。
《漢語大詞典》:枯烂(枯爛)
枯萎腐烂。 元 黄镇成 《悲秋词》:“庭前百草枯烂死,游子日暮衣裳单。”
分類:枯萎腐烂
《漢語大詞典》:朽绠(朽綆)
腐烂的绳子。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奉琮璧而履峻坂莫喻其慎,祇祇栗栗驭马以朽綆莫喻其危。” 清 姚燮 《双鸩篇》:“虾蟆抱桂光彩蚀,朽綆龙渊黝难测。”
分類:腐烂绳子
《漢語大詞典》:朽贯钱(朽貫錢)
穿钱的绳索都腐烂了的钱。 宋 苏轼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五:“尽驱南亩扶犁手,稍发中都朽贯钱。”参见“ 朽贯 ”。
分類:绳索腐烂
《漢語大詞典》:朽贯(朽貫)
(1).朽腐的穿钱绳索。形容钱多而积存过久。后汉书·王符传:“寧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贷人一钱;情知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2).谓穿钱的绳索腐烂。《新唐书·崔植传》:“至 武帝 时,钱朽贯,穀红腐,乃能出师征伐,威动四方。”
《漢語大詞典》:炱朽
因长期被烟尘熏而腐烂。新唐书·儒学传中·马怀素:“是时文籍盈漫,皆炱朽蟫断,籤幐纷舛。”
《漢語大詞典》:腐秽(腐穢)
腐烂肮脏。常指不洁净的处所和事物,亦为自谦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自顾腐秽,无地自安。” 唐 元稹 《虫豸诗》序:“天之居物於地也……虫宜草宜腐秽。” 明 艾南英 《寄万茂先书》:“古文一道,今为浮华腐秽,厮败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