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离跂(離跂)
踮起脚跟。形容用力的样子。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 成玄英 疏:“离跂,用力貌也。圣迹为害物之具,而儒、墨方復攘臂分外,用力於桎梏之间,执迹封教,救当世之弊。”《淮南子·俶真训》:“於是万民乃始慲觟离跂,各欲行其知伪,以求凿枘於世,而错择名利。”一说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参见“ 利跂 ”。
《漢語大詞典》:利跂
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 离 ”。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 杨倞 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於物而跂足也。” 王先谦 集解:“ 郝懿行 曰:利与离同, 杨 説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 梁启雄 《荀子简释》
《漢語大詞典》:跋足
谓踮起脚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姬生:“及发落之期,道署梁上黏一帖……梁最高,非跋足可黏。”
分類:起脚脚跟
《漢語大詞典》:摩踵
(1).见“ 摩顶放踵 ”。
(2).古 印度 诸国的风俗礼节,朝见尊敬者时用手抚摩其脚跟,以示崇敬。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远则稽顙拜手,近则舐足摩踵。”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中天竺国 ﹞以舐足摩踵为致礼。”
《國語辭典》:摩顶放踵(摩頂放踵)  拼音:mó dǐng fǎng zhǒng
从头顶到脚跟都受损伤。比喻舍身救世,不辞劳苦。《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于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也作「摩顶至踵」、「摩顶至足」、「磨顶至踵」、「磨踵灭顶」。
《国语辞典》:足踝  拼音:zú huái
小腿以下、脚跟以上,两旁凸起的圆骨。如:「她昨天打篮球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足踝给扭伤了。」
《漢語大詞典》:跟胫(跟脛)
脚跟与小腿。 元 马祖常 《送袁伯长归浙东》诗之二:“翁姑纍带索,跟脛无完肤。”
分類:脚跟小腿
《国语辞典》:踵决肘见(踵决肘见)  拼音:zhǒng jué zhǒu xiàn
鞋后跟破裂,露出了脚跟,衣袖破烂,臂肘露在外边。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形容衣履破烂,极为贫困。
《漢語大詞典》:灶瘃(竈瘃)
脚跟冻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痰,根能治灶瘃。”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灶瘃》:“茄子根煎汤浴足,能治灶瘃。灶瘃,足跟冻疮也。”
分類:脚跟冻疮
《漢語大詞典》:蘸立
踮起脚跟站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或执刀斧,或执杵棒之类,作脚步蘸立,为驱捉视听之状。”
《漢語大詞典》:亡不旋踵
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宋 苏辙 《〈元祐会计录〉序》:“ 晋武帝 削平 吴蜀 ,任贤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风,然而亡不旋踵。”
《國語辭典》:头痒搔跟(頭癢搔跟)  拼音:tóu yǎng sāo gēn
头上发痒却搔脚跟。比喻于事无补。汉。焦延寿《易林。卷一○。蹇之革》:「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國語辭典》:延颈企踵(延頸企踵)  拼音:yán jǐng qì zhǒng
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也作「延颈举踵」。
《国语辞典》:摩肩擦踵  拼音:mó jiān cā zhǒng
肩摩肩,脚跟碰脚跟。「摩肩擦踵」形容人多拥挤的样子。如:「一到连续假期,各风景区总是人潮不断,摩肩擦踵,寸步难行。」
《国语辞典》:企足矫首(企足矫首)  拼音:qì zú jiǎo shǒu
企足,踮起脚跟;矫首,抬起头。企足矫首比喻殷切的盼望等待。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二○。周公王孙苏讼于晋》:「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
《国语辞典》:计不旋踵(计不旋踵)  拼音:jì bù xuán zhǒng
旋踵,旋转脚跟。计不旋踵指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定主意后,即勇往直前,绝不观望徘徊。《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
《国语辞典》:祸不反踵(祸不反踵)  拼音:huò bù fǎn zhǒng
踵,脚跟。不反踵,来不及转身,指极为短暂快速。祸不反踵指灾祸很快就要来临。《新唐书。卷八八。裴寂传》:「今揽五郡之兵,据四战之冲,苟无奇计,祸不反踵。」也作「祸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