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脍炙(膾炙)
(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孟子·尽心下:“ 公孙丑 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 曰:‘膾炙哉!’” 汉 枚乘 《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 宋 杨万里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 清 刘大櫆 《〈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
(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宋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 寇準 诗﹞为人膾炙。”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膾炙者,亦缀其末。”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成语破》:“ 浙江 陈煒 字 本叔 ,时艺膾炙一时。”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 滕王阁 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 王勃 一序,膾炙今古。”参见“ 膾炙人口 ”。
(3).犹宰割,处置。 明 李贽 《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國語辭典》:脍炙人口(膾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为人所喜好,后遂以脍炙人口形容为人赞赏的诗文,或流行一时的事物。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一六。刘彦最诗集序》:「相传必有卓绝于人者,不然彦最之诗,何为脍炙人口而弗厌哉?」《花月痕》第一回:「幸而为比翼之鹣,诏于朝,荣于室,盘根错节,脍炙人口。」
《漢語大詞典》:鲈脍(鱸膾)
亦作“ 鱸鱠 ”。 鲈鱼脍。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劳思。” 元 朱希晦 《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鱸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明 王世贞 《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鱸膾,吾曾识凤毛。”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 鱸鱼膾 ”。
《漢語大詞典》:鲈鱼脍(鱸魚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
《漢語大詞典》:鱼脍(魚膾)
亦作“ 鱼鱠 ”。 生吃的鱼片。仪礼·公食大夫礼:“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酱、鱼膾。” 宋 陆游 《幽居》诗:“鱼膾槎头美,醅倾粥面浑。”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鱼脍﹝发明﹞引 汪颖 曰:“鱼鱠辛辣,有劫病之功。予在 苍梧 见一妇人病吞酸,诸药不效。偶食鱼鱠,其疾遂愈。” 清 魏耕 《丙申夏以事之山阴客祁生班孙宅》诗:“磨刀那藉设鱼鱠,荐葅何烦罗辛葱。”
分類:鱼脍发明
《骈字类编》:脍鲤(脍鲤)
诗饮御诸友炰鳖脍鲤温唐书李纲传纲在东宫太子建成犹加礼尝游 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 涪翁杂说燕人脍鲤方寸切其腴以啖所贵腴鱼腹下肥处也故杜子美诗云偏劝腹腴贵年少
《漢語大詞典》:斫脍(斫膾)
见“ 斫鱠 ”。
《國語辭典》:斫鲙(斫鱠)  拼音:zhuó kuài
将鱼肉切成薄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物革》:「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鲙,縠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宋。陆游 秋兴诗一二首之六:「白头韭美腌齑熟,赪尾鱼鲜斫鲙成。」
《漢語大詞典》:玉脍(玉膾)
亦作“ 玉鱠 ”。 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引《南部烟花记》:“ 吴都 献 松江 鱸鱼, 煬帝 曰:‘所谓金虀玉膾,东南佳味也。’” 宋 陆游 《洞庭春色》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鱠丝蒓。” 明 朱鼎《玉镜台记·成婚》:“珍庖调玉膾,仙府飫琼浆。” 清 朱鹤龄 《与吴汉槎书》:“鱸鱼玉鱠,进甘旨於盘餐,此真人间之大欢极乐也。”
《漢語大詞典》:鲈鱼脍(鱸魚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
《韵府拾遗 泰韵》:可脍(可脍)
杨万里煮笋诗可齑可脍最可羹绕齿蔌蔌冰雪声
《韵府拾遗 沃韵》:脍玉(脍玉)
苏舜钦诗笠泽鲈肥人脍玉
《韵府拾遗 泰韵》:作脍(作脍)
山堂肆考谢糺尝会客以朱符投井中有双鲤跃出命作脍
《骈字类编》:脍人(脍人)
唐书朱粲传粲挈残士奔菊潭遣使乞降高祖以前御史大夫段确假散骑常侍劳之确醉戏粲曰君脍人多矣若为味粲曰啖嗜酒人正似糟豚确悸骂曰狂贼归朝乃一奴耳复得噬人乎粲惧收确于坐并从者数十悉饔之以飨左右
《骈字类编》:脍鱼(脍鱼)
王褒僮约筑肉臛芋脍鱼炮鳖
《漢語大詞典》:屠脍(屠膾)
亦作“ 屠鱠 ”。 犹宰割。《晋书·慕容廆载记》:“今 连 津 跋扈,王师覆败,苍生屠膾,岂甚此乎?”《石季龙载记论》:“兄弟讎隙,自相屠鱠。”梁书·陈庆之传:“诸君无假狐疑,自貽屠膾。”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平居则酒肉金帛甘言屈体以相媚悦,得间则銛锋利刃狠心诡计以相屠膾。”
分類:宰割
《骈字类编》:丝脍(丝脍)
司马光诗洛社冻醪熟伊鲂丝脍肥红陈樵七夕宫词月下金钿炤骨明同心丝脍 生缕
《漢語大詞典》:鲜脍(鮮膾)
亦作“ 鲜鱠 ”。 新鲜的切细的鱼肉。 唐 杜甫 《王十五前阁会诗》:“情人来石上,鲜鱠出江中。” 宋 梅尧臣 《送王郎中知江阴》诗:“鱼穿杨柳夸鲜膾,人采芙蓉学细腰。”
分類:新鲜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