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上大动脉(上大动脉)  拼音:shàng dà dòng mài
大动脉干的始端,位于心脏与大动脉弓之间。
《国语辞典》:颈动脉窦(颈动脉窦)  拼音:jǐng dòng mài dòu
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颈部两侧各一,如黄豆大小。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过多或缺氧时,可接受刺激,传至延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国语辞典》:静脉曲张(静脉曲张)  拼音:jìng mài qū zhāng
指的是不正常扩张的静脉,类型包括:下肢静脉曲张、胃肠道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等。下肢静脉曲张多因长期久站或其他因素如:怀孕、遗传等,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无法顺利送往心脏,血液淤积于腿部静脉,使压力增加,静脉瓣膜承受更大的破坏,产生不适现象。同时因静脉压力增加让浅部静脉扩张、扭曲变形,形成青青紫紫、弯弯曲曲的血管。可穿弹性袜预防,病症严重者须开刀切除。也称为「静脉瘤」。
《国语辞典》:静脉注射(静脉注射)  拼音:jìng mài zhù shè
以注射器将药水注入静脉内。
《国语辞典》:鹫峰山脉(鹫峰山脉)  拼音:jiù fēng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东南丘陵区,与武夷山平行,自北至南为括苍山、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莲花山,入海后成为沿岸诸岛屿。
《国语辞典》:昆崙山脉(昆崙山脉)  拼音:kūn lún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大陆地区西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入青海省,平均高度六千公尺。另有四条大支脉,包括西边的喀喇昆崙山、东边的阿尔金山、巴颜喀喇山、唐古喇山。
《国语辞典》:脉冲电磁场(脉冲电磁场)  拼音:mài chōng diàn cí cháng
以脉冲电磁波形成的一个电磁场。脉冲电磁波是一种不连续的电磁波,利用一波波间歇性的电流,造成一波波的电磁波,从而形成脉冲电磁场。
《国语辞典》:阿帕拉契山脉(阿帕拉契山脉)  拼音:ā pà lā qì shān mài
Appalachian mountains
山脉名。位于北美洲东部,北起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二省,向西南延伸至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全长约二千五百公里,其间若断若续,有许多支脉平行,蕴藏煤、铁、石油等丰富矿产。
《国语辞典》:亚平宁山脉(亚平宁山脉)  拼音:yà píng níng shān mài
Apennines Mountains
山脉名。是阿尔卑斯山的支脉,由法国东南部延伸,纵贯于义大利半岛,长约一千二百八十七公里,义大利半岛上最高峰高二千九百一十二公尺。盛产大理石。
《国语辞典》:巴尔干山脉(巴尔干山脉)  拼音:bā ěr gàn shān mài
Balkan Mountains
山脉名。巴尔干半岛上的一座山脉。西起塞尔维亚东南境,向东横亘于保加利亚中部,绵延至黑海沿岸。
《国语辞典》:安地斯山脉(安地斯山脉)  拼音:ān dì sī shān mài
Andes Mountains
山脉名。绵亘于南美洲西海岸,北起哥伦比亚,南达火地岛,全长六千馀公里,为世界最长的山脉。有火山五十馀座,地震频繁,构成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为南美洲诸大河的发源地。
《国语辞典》:大分水山脉(大分水山脉)  拼音:dà fēn shuǐ shān mài
Great Dividing Range
山名。在澳洲东部,介于约克半岛到塔斯马尼亚岛之间。海拔平均高度八百至一千公尺,绵延三千五百公里。是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也作「大分水岭」。
《国语辞典》:阿里山山脉(阿里山山脉)  拼音:ā lǐ shān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玉山山脉西侧,北起浊水溪南岸,向西南延伸至高雄市凤山丘陵,高约一千至二千公尺,最高峰大塔山高二千六百六十三公尺。为台湾名山,有日出、云海、森林、神木等胜景。
《国语辞典》:静脉血栓症(静脉血栓症)  拼音:jìng mài xiě shuān zhèng
病名。静脉内血液发生凝固而阻塞血管的病症。若在肺或心脏动脉里发生,则有生命的危险,应以抗凝血剂等治疗。
《国语辞典》:基阿连山脉(基阿连山脉)  拼音:jī à lián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北欧芬兰、瑞典、挪威三国境内,原为古老的结晶岩陆块。新生代时,受到南欧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影响而隆起,成为西陡东缓的山势,且受冰河长期侵蚀,地势崎岖,最高峰约二千馀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