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能所
佛教语。“能”与“所”相对,犹言主客观。《大般若经》卷五六八:“作是思惟,所观境界皆悉空无,能观之心亦復非有,无能所观二种差别,诸法一相,所谓无相。”《坛经·机缘品》:“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召诰无逸》:“夫能所之异其名,释氏著之,实非释氏昉之也。其所谓能者即用也,所谓所者即体也, 汉 儒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即思也,所谓所者即位也,《大易》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中庸》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人之弘道者也,所谓所者道之非能弘人者也, 孔子 之已言者也。”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盖一切事物,有能即有所,能所固对待而不可离。”
四明两重能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明尊者所立两重之能所也。(参见:观不思议经)
(术语)四明尊者所立两重之能所也。(参见:观不思议经)
两重能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乘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于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明阴妄正为所观之境。观者观三千之能观智也,犹如槌。不思议境者三千之妙谛,即所观也,犹如砧。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阴妄之一念,犹如淳朴,何则?以观解阴妄之一念,是三千之妙境(即不思议境)故也(即观)。故此二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而更有一重之能所。要之以能观智慧之槌与所观妙境之砧。而锻现前阴妄之心之淳朴,使为三千三谛之妙体也。指要钞上曰:「今更自立一譬。双明两重能所。如器诸淳朴。岂单用槌而无砧耶?故知槌砧自分能所。若望淳朴。皆属所也。智者以喻得解。」
(术语)(参见:十乘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于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明阴妄正为所观之境。观者观三千之能观智也,犹如槌。不思议境者三千之妙谛,即所观也,犹如砧。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阴妄之一念,犹如淳朴,何则?以观解阴妄之一念,是三千之妙境(即不思议境)故也(即观)。故此二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而更有一重之能所。要之以能观智慧之槌与所观妙境之砧。而锻现前阴妄之心之淳朴,使为三千三谛之妙体也。指要钞上曰:「今更自立一譬。双明两重能所。如器诸淳朴。岂单用槌而无砧耶?故知槌砧自分能所。若望淳朴。皆属所也。智者以喻得解。」
能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谓为能。不动之法,谓为所。如能缘所缘能见所见等。世言原告,即为能告。被告即为所告也。金刚经新注一曰:「般若妙理亡能所,绝待对。」
【佛学常见辞汇】
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
(术语)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谓为能。不动之法,谓为所。如能缘所缘能见所见等。世言原告,即为能告。被告即为所告也。金刚经新注一曰:「般若妙理亡能所,绝待对。」
【佛学常见辞汇】
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
能所引生
【佛学次第统编】
能所引生者:
一、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二、识等五种,名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三、爱取及有,名能生支,近生当来生老死故。
四、生及老死,名所生支,是爱取有近所生故。
能所引生者:
一、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二、识等五种,名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三、爱取及有,名能生支,近生当来生老死故。
四、生及老死,名所生支,是爱取有近所生故。
贤首能所释题
【三藏法数】
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馀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
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馀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