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胭脂  拼音:yān zhī
红色系列的化妆用品。多涂抹于两颊、嘴唇,亦可用于绘画。《红楼梦》第四四回:「看见胭脂也不是成张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著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老残游记》第九回:「从白里隐隐透出红来,不似时下南北的打扮,用那胭脂涂得同猴子屁股一般。」
《國語辭典》:胭脂井  拼音:yān zhī jǐng
位于南京城北边,为陈后主投井之处。也称为「景阳宫井」。
分類:景阳故址
《國語辭典》:胭脂虎  拼音:yān zhī hǔ
1.比喻凶悍的妇女。《聊斋志异。卷六。江城》:「而倾头耳语,醉态益狂,榻上胭脂虎,亦并忘之。」
2.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描写扬州妓女石中玉擒庞勋的故事。也称为「会稽城」、「妓女擒寇」、「元帅带马」。
分類:悍妇
《漢語大詞典》:胭脂山
亦作“臙脂山”。
(1).即 燕支山 。古在 匈奴 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 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 燕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 代 北 燕 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想念 臙脂山 下,悲哉秋气。”
(2).古代 闽中郡 北 莲花峰 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闽中郡 北 莲花峯 下有小阜,土色殷红,俗谓之 胭脂山 ,相传 闽 越王 女弃脂水处也。”
《分类字锦》:雨洗胭脂(雨洗胭脂)
梅尧臣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赋海棠诗 日爱西湖照宫锦,醉看春雨洗胭脂。
分类:海棠
《分类字锦》:浴胭脂水
蔡羽 清凉台诗 鸳鸯只浴胭脂水。
分类:鸳鸯
《漢語大詞典》:胭脂花
亦作“臙脂花”。 即紫茉莉。夏季开花,花有紫、红、白、黄等色,供观赏。胚乳粉质,可作化妆粉用。《广群芳谱·花谱二二·紫茉莉》《草花谱》:“紫茉莉,草本,春间下子,早开午收。一名臙脂花,可以点唇。子有白粉,可傅面。亦有黄白二色者。”
《分类字锦》:胭脂难染(胭脂难染)
梁持胜 海棠诗 粉白漫誇宫㨾巧,胭脂难染睡痕新。
分类:海棠
《国语辞典》:胭脂花粉  拼音:yān zhī huā fěn
形容美丽娇艳。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我这嘴脸实是欠,人人赞我能娇艳,只用一盆净水洗下来,倒也开的胭脂花粉。」
《分类字锦》:跗染胭脂(跗染胭脂)
毛滂 蜡梅词栗玉玲珑瓮酥浮动 芳跗染得胭脂重。
分类:蜡梅
《分类字锦》:尖剥胭脂(尖剥胭脂)
杨万里 月季花诗只道花无十曰红 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分类:杂卉
《分类字锦》:泪著胭脂(泪著胭脂)
白乐天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诗 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分类:芍药
《分类字锦》:露染胭脂(露染胭脂)
王安石 木芙蓉诗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