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姑胥台(姑胥臺)
见“ 姑苏臺 ”。
《漢語大詞典》:姑苏台(姑蘇臺)
亦作“ 姑胥臺 ”。 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 ,七年不成。” 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 汉 袁康 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 ,以望 太湖 。” 元 萨都剌 《登姑苏台》诗之二:“ 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 姑苏臺 上春可怜, 姑苏臺 下草芊芊。”
《漢語大詞典》:隶胥(隸胥)
官府中的小吏。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武备:“堂下隶胥闻之,皆掩口而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布客:“途中遇一短衣人,似是隶胥。”
《韵府拾遗 鱼韵》:盖胥(盖胥)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盖胥侯刘让以河间献王子封
《漢語大詞典》:胥里
里胥。乡里小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总论》:“比较有法,而胥里不得播其奸。”
分類:乡里小吏
《漢語大詞典》:胥人
(1).古代乐官。
(2).犹胥吏。史记·李斯列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司马贞 索隐:“胥人犹胥吏,小人也。去犹失也。几者,动之微。”
分類:胥吏乐官
《国语辞典》:申包胥  拼音:shēn bāo x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大夫。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与伍员友善,员以吴师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庭墙哭七日,秦伯乃遣将定其国难,后昭王返国赏功,逃而不受。
《漢語大詞典》:胥母
山名。即今 江苏省 吴县 莫厘山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旦食於 纽山 ,昼游於 胥母 。” 张宗祥 校注:“江南通志引 虑 志云: 洞庭 东山 一名 胥母 ,即今 莫釐山 。”文选·枚乘〈七发〉“弭节 伍子 之山,通厉 骨母 之场” 唐 李善 注:“史记:‘ 吴王 杀 子胥 ,投之于江, 吴 人立祠于江上,因名 胥母山 。’……疑骨母,字之误也。”按,古胥字形近骨字,传写而讹。参阅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
《漢語大詞典》:胥成
重迭而生,对生。
分類:重迭对生
《国语辞典》:胥然  拼音:xū rán
尽皆如此。《诗经。小雅。角弓》:「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分类:尽皆
《国语辞典》:华胥世(华胥世)  拼音:huá xū shì
泛指太平治世。《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太平人乐华胥世,永永金瓯共日辉。」
《漢語大詞典》:胥士
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新唐书·食货志五:“﹝ 贞观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新唐书·食货志五:“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
《分类字锦》:胥占
书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
分类:议谳
《骈字类编》:二胥
黄尊素壮怀赋见一覆下
《漢語大詞典》:江胥
涛神名。传说 春秋 时 伍子胥 为 吴王 夫差 所杀,尸投于江,化为波涛之神,故称。 唐 张志和 《玄真子·涛之灵》:“涛之灵曰 江胥 , 汉 之神曰 河姑 。”参见“ 胥涛 ”。
《國語辭典》:胥涛(胥濤)  拼音:xū tāo
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潮水为「胥涛」。《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惟是浙江东接海门,胥涛澎湃。」
《漢語大詞典》:仓胥(倉胥)
即仓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收兑》:“衙蠹仓胥,恣意侵蚀。” 清 魏源 《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海运之事……所不利之人有三:海关税侩也, 天津 仓胥也,屯弁运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