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预产期(預產期)  拼音:yù chǎn qí
预计的胎儿出生日期。计算方法为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日加九个月零七天。
《國語辭典》:孕期  拼音:yùn qí
妇女从受孕到产出胎儿的时间。通常指自末次月经的第一日算起共二百八十日。
《國語辭典》:胎膜  拼音:tāi mò
包裹在胎儿体外的三种被膜,即尿膜、羊膜及绒毛膜。
《國語辭典》:胎位  拼音:tāi wèi
胎儿在子宫内附著生长的位置。若胎位不正,往往会造成难产。
《漢語大詞典》:私胎
指非夫妻关系的男女所孕的胎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倒是沿路看见不少的‘包打私胎’的招纸,还有许多不伦不类卖房药的招纸,到处乱贴。”
《国语辞典》:胎死腹中  拼音:tāi sǐ fù zhōng
1.胎儿未出生便死于腹中。如:「她已怀孕六个月,腹部疼痛不已,经医生确定胎死腹中了。」
2.比喻原有的计画,因受环境限制,无法实行而撤销。如:「花了许多时间构思的计画案,如今却胎死腹中,真是令人垂丧不已!」
《国语辞典》:睪丸未降症  拼音:gāo wán wèi jiàng zhèng
病名。胎儿睪丸最初在后腹膜形成,然后通过鼠蹊部逐渐下降,最后固定于阴囊内,若下降时受妨碍,出生后睪丸就无法进入阴囊,而造成此症。也称为「隐睪症」。
《国语辞典》:先天性畸形  拼音:xiān tiān xìng jī xíng
胎儿肢体或器官发育不正常,造成构造功能异常,如兔唇、骈指、无肛等。原因不明,可能与母体营养不良、风疹、药物等有关。
《国语辞典》: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拼音:xiān tiān xìng xīn zàng bìng
胎儿在母体中,由于心脏或大血管发育不正常而引起血流动力不正常的先天性疾病。
《国语辞典》:异位产式(异位产式)  拼音:yì wèi chǎn shì
医学上称胎儿以头部以外,即手、脚、肩、臀部等部位先离开母体的生产方式为「异位产式」。
《国语辞典》:有胎盘类(有胎盘类)  拼音:yǒu tāi pán lèi
胎儿在子宫内,藉胎盘从母体获得发育生长养料的哺乳类动物的总称。
《国语辞典》:息胞  拼音:xí bāo
胞,胎盘。息胞指胎儿出生后,胎盘停留在子宫内一小时以上,仍不能自动排出的情况。主要由于产妇身体虚弱,子宫无力收缩,或膀胱过度膨胀,阻碍胎盘排出所致。常导致子宫持续出血,造成产妇晕厥,此时应及时以人工方式将胎盘取出。
《国语辞典》:安胎符  拼音:ān tāi fú
使胎儿平安的符。民间传说妇女受孕即有胎神存在,避免触犯胎神,致使孕妇不适,甚至流产,因此用安胎符来保祐母子平安。
《国语辞典》:安胎药(安胎药)  拼音:ān tāi yào
用于稳定孕妇子宫、防止胎儿流产的药品。
《国语辞典》:多胞胎  拼音:duō bāo tāi
母体一胎产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胎儿。也称为「多胎生产」。
分类:母体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