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肿毒(腫毒)
各种毒疮的通称。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一匣,治诸疮肿毒坌气痛。”按,中医称既不像疽,又不像痈,也不像疔的毒疮为无名肿毒。
《國語辭典》:肿疡(腫瘍)  拼音:zhǒng yáng
尚未溃烂的脓疮。《周礼。天官。疡医》:「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
分類:毒疮
《国语辞典》:肿大(肿大)  拼音:zhǒng dà
粗胖、肥大。如:「摄取适量的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分类:肿大肥大
《漢語大詞典》:胕肿(胕腫)
浮肿。《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溼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王冰 注:“胕肿,肉泥按之陷而不起也。” 张隐庵 集注:“胕肿,胀也。”
分類:浮肿张隐
《漢語大詞典》:流肿(流腫)
脚气病。谓毒气下流,足为之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逆顺:“逆天时则病流肿,水张痿痺,孔窍不通。”三国志·吴志·薛综传:“鬱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 郢城 之初围也,士民男女近十万口;闭门二百餘日,疾疫流肿,死者什七八。”
《漢語大詞典》:瘿肿(癭腫)
(1).指虫瘿。尔雅·释木“瘣木苻娄” 晋 郭璞 注:“谓木病尫傴癭肿无枝条。” 闻一多 《红豆》诗:“如今我虽带着瘿肿的疤痕,却开出从来没开过的花儿。”
(2).谓颈部生瘤子的疾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肿疾,由於饮泉之不流者。”
《漢語大詞典》:疣肿(肬腫)
肉瘤类脓疮。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嘉言写清越,瘉病失肬肿。”
分類:肉瘤
《韵府拾遗 肿韵》:发肿(发肿)
北史序传李礼之位司徒骑兵参军与妻郑氏相重妻先亡遗言终不独死未几礼之脚上发肿梦妻云煮小麦渍之即差如其言反创而卒
《骈字类编》:黄肿(黄肿)
法苑珠林沙门竺法进欲处山泽大会烧香与众告别临当布香忽有一僧来处上座衣服尘垢面目黄肿法进牵就下次复来上牵之再三乃不复见忽暴风扬沙柈案倾倒法进忏悔自责 任伯雨诗颜色尽黄肿大半抱瘴疾
《漢語大詞典》:焮肿(焮腫)
肿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膝痈》:“膝痈。焮肿,色红,疼。”
分類:肿胀
《漢語大詞典》:肿物(腫物)
犹言赘瘤。喻多馀无用之物。 章炳麟 《文学说例》:“ 马科斯牟拉 以神话为言语之疾病肿物。”
分類:赘瘤无用
《國語辭典》:肿瘤(腫瘤)  拼音:zhǒng liú
生物组织的细胞不正常增殖所形成。依肿瘤的型态和生长特性,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也称为「瘤子」。
《國語辭典》:肿哙(腫噲)  拼音:zhǒng kuài
皮肤斑剥粗糙。《庄子。让王》:「颜色肿哙,手足胼胝。」
《國語辭典》:肺气肿(肺氣腫)  拼音:fèi qì zhǒng
病名。一种肺部因失去弹性或肺泡壁破坏而出现肺泡扩大、肺组织肿胀或充气的病态状况。
《骈字类编》:风肿(风肿)
益部方物略记荨麻自剑以南处处有之善治风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