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肌肤(肌膚)  拼音:jī fū
肌肉与皮肤。《史记。卷一○。孝文帝本纪》:「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三国演义》第六八回:「皮肉肌肤,如同刀剜。」
《漢語大詞典》:冰肌
庄子·逍遥游:“ 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用“冰肌”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 宋 朱淑真 《暑月独眠》诗:“一篆炉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参见“ 冰雪 ”。
《國語辭典》:冰雪  拼音:bīng xuě
冰与雪。比喻晶莹纯洁。《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文苑英华。卷二三三。南朝陈。江总。再游栖霞寺言志诗》:「静心抱冰雪,暮齿通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國語辭典》:肌骨  拼音:jī gǔ
肌肉与骨骼。《文选。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觉得翠眉含娇,丹唇启秀,又似有一阵幽香沁入肌骨,不禁神魂飘荡。」
《國語辭典》:玉肌  拼音:yù jī
形容人的肤色洁白光润,多用以赞美女子。《抱朴子。外篇。擢才》:「乃有播埃尘于白圭,生疮痏于玉肌。」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漢語大詞典》:雪肌
(1).雪白的肌肤。 唐 吕岩 《渔父·沐浴》词:“云薄薄,雨微微,看取妖容露雪肌。”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冰肤雪肌,金玦玉佩。” 宋 赵长卿 《念奴娇·碧含笑》词:“清凉无汗,雪肌瀟洒难偶。”
(2).喻白色的花朵。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七:“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鬭生枝。” 宋 吴师孟 《蜡梅香》词:“正絳跗初吐,穠华将茂,国艷天葩,真澹竚,雪肌清瘦。”
《國語辭典》:肌肉  拼音:jī ròu
1.高等动物皮肤下,由成束的肌纤维与结缔组织结合而成的红色柔软的组织。为身体、四肢的运动和体内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可分成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三种。也作「筋肉」。
2.泛指皮肤与筋肉。《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陆续》:「唯续、宏、勋掠考五毒,肌肉消烂,终无异辞。」《老残游记》第七回:「筋骨强壮,肌肉坚固,便可以忍耐冻饿。」
《國語辭典》:丰肌(豐肌)  拼音:fēng jī
肌肤丰润。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皓体呈露,弱骨丰肌。」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盛文肃公丰肌大腹,而眉目清秀。」
分類:肌肤丰润
《國語辭典》:肌理  拼音:jī lǐ
1.皮肤的纹理。唐。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2.诗歌创作思想内容的道理。如清代翁方纲主张诗歌创作当重肌理。
《國語辭典》:肌体(肌體)  拼音:jī tǐ
身体。如:「芭蕾舞者通常肌体瘦小,身轻如燕。」
《韵府拾遗 支韵》:沦肌(沦肌)
袁桷诗溜溜温泉传赐浴斑斑辱井愧沦肌
《漢語大詞典》:琼肌(瓊肌)
莹洁似玉的肌肤。多形容女子。 宋 晏殊 《玉楼春》词:“红条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 元 李致远 《小桃红·碧桃》曲:“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 武陵 人。”
《漢語大詞典》:生肌
(1).长出新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生肌类方》:“生肌定痛散。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2).指促进长出新肉的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生肌类方》:“凡大毒溃烂,内毒未尽,若骤用生肌,则外实内溃。”
《漢語大詞典》:肌雪
指女子像雪那样白润的肌肤。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晚粧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鱼贯列。”
《漢語大詞典》:素肌
白色的肌肉。特指蔬菜、瓜果的白色肉质。 汉 刘桢《瓜赋》:“蓝皮密理,素肌丹瓤。” 唐 白居易 《食笋》诗:“紫籜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漢語大詞典》:刻肌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后汉书·梁统传:“ 五帝 有流、殛、放、杀之诛, 三王 有大辟、刻肌之法。” 李贤 注:“刻肌谓墨、劓、臏、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