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濡肉
肉鬃
肉质
肉台盘
肉丝
肉理
肉酱
宿肉
两肉
麟肉
烤肉
驴肉
袒肉
乌衔肉
赘肉
《漢語大詞典》:濡肉
煮烂的肉。礼记·曲礼上:“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 孔颖达 疏:“濡,湿也。湿软不可用手擘,故用齿断决而食之。”
《漢語大詞典》:肉鬃(肉騣)
亦作“ 肉鬉 ”。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騣”。 唐 杜甫《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新唐书·五行志三:“ 滑州 刺史 李邕 ,献马,肉鬉鳞臆,嘶不类马,日行三百里。” 宋 苏轼 《申王画马图》诗:“肉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 东坡 云:‘……余在 岐下 见 秦州 进一马,骏如牛,项垂胡侧立颠倒,毛生肉端,番人云:此肉騣马也。’”
《國語辭典》:肉质(肉質)  拼音:ròu zhí
肉品的质地。如:「鳕鱼的肉质相当细致,味道也颇鲜美。」
《漢語大詞典》:肉台盘(肉臺盤)
见“ 肉臺柈 ”。
《漢語大詞典》:肉台柈(肉臺柈)
亦作“ 肉臺盘 ”。 唐 杨国忠 、 南唐 孙晟 皆官居极品,穷奢极侈,食不设几案,使家妓各执食器立侍,号“肉臺柈”。见 宋 无名氏《锦绣万花谷·奢》、 宋 马令 《南唐书·义死传·孙晟》。 清 赵翼 《阅欧阳〈五代史〉多战争之事夜遂梦身履行间》诗:“帐下练兵皮蹴毱,筵前拥妓肉臺盘。”
《高级汉语词典》:肉丝  拼音:ròu sī
切成细丝状的肉
分类:肉丝
《漢語大詞典》:肉理
(1).肉的纹理。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一日有庄氓餽巨鳖,翁喜亟付之庖。庖人解其甲,则见肉理盘旋,与常鳖殊不类。”
(2).犹质地。 宋 梅尧臣 《答宋学士寄澄心堂纸百幅》诗:“古纸精光肉理厚,邇岁好事亦稍推。”
分類:质地纹理
《國語辭典》:肉酱(肉醬)  拼音:ròu jiàng
1.被刀斧斫砍碎烂的肢体。《三国演义》第六五回:「令汝砍,即砍为肉酱。」
2.用剁碎的肉制成的糊状食品。
《漢語大詞典》:宿肉
(1).隔日备肉;留肉过夜。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 孔颖达 疏:“六十宿肉者,转老,故恒宿肉在帐下,不使求而不得也。” 陈澔 集说:“宿肉,谓恒隔日备之。”论语·乡党:“祭於公,不宿肉。”
(2).留存过夜的肉。 汉 蔡邕 《太尉杨公碑》:“厨无宿肉,器不雕鏤。”
《高级汉语词典》:两肉
两只牛
《骈字类编》:麟肉
麟书彼豢之者将食麟肉 贯休偶作诗见凤炙下
《国语辞典》:烤肉  拼音:kǎo ròu
1.将肉放在架上烤熟。如:「为了节能减碳,很多社区都响应中秋节只联谊不烤肉了!」
2.经烘烤的肉。如:「参加运动会,大家站在太阳下好几个钟头,都快变成烤肉了。」
分类:烤肉烘烤
《骈字类编》:驴肉(驴肉)
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问监者叔宝所嗜对曰嗜驴肉 酉阳杂俎鱼肉冻𦙫法渌肉酸𦙫用鲫鱼白鲤鲂鯸鳜鯸煮驴马肉用助底郁驴肉驴作鲈贮反炙肉𩼧鱼第一白其次已前日味
《漢語大詞典》:袒肉
谓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祀时的一种表示。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得祔,是生臣而安死母也;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輅,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漢語大詞典》:乌衔肉(烏銜肉)
汉书·循吏传·黄霸:“﹝ 黄霸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 霸 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謁 霸 , 霸 见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后因以“乌衔肉”为下情上达之典实。 宋 苏轼 《捕蝗》诗之一:“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
分類:为下典实
《國語辭典》:赘肉(贅肉)  拼音:zhuì ròu
多馀的肥肉、脂肪。如:「我打算每天做五十个仰卧起坐,来消除腹部的赘肉。」
分類:赘肉赘疣
《國語辭典》:赘疣(贅疣)  拼音:zhuì yóu
1.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皮肤或黏膜的角质增殖、变厚的肿瘤。
2.比喻多馀无用的事物。《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也称为「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