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掩聪(掩聰)
闭塞听闻。《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黈纊塞耳,所以掩聪。” 高诱 注:“不欲其妄闻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上》:“奈何掩聪塞明,箝口结舌,坐使敌国怀覬覦之志,外人操笔削之权,泰然自安,施施然甘受他人之陵侮也?”
分類:闭塞听闻
《漢語大詞典》:聪聪
悲哀。《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於是世尊闻,唤 目连 近前:‘汝今諦听吾言,不要聡聡啼哭。’”
分類:悲哀
《漢語大詞典》:聪亮(聰亮)
聪明亮察。晋书·宣帝纪:“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明帝 以聪亮英断,益宜为储副。”
《國語辭典》:失聪(失聰)  拼音:shī cōng
失去听力。如:「他虽然自幼失聪,但乐观进取。」
分類:失去听力
《骈字类编》:清聪(清聪)
陆机吴趋行四坐并清聪听我歌吴趋凉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凤不至诗松月生夜 风泉满清聪
《韵府拾遗 东韵》:惠聪(惠聪)
武元衡诗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漢語大詞典》:聪隽(聰雋)
见“ 聪雋 ”。
亦作“ 聪隽 ”。同“ 聪俊 ”。 清 焦循 《忆书》五:“宾客甚多,内一人夸其子聪雋,令当众人诵壁上诗。”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三:“他年青时听说是很聪隽的,八股也做得很出色当行。”
《韵府拾遗 东韵》:克聪(克聪)
后汉书应奉传赞二应克聪亦表汝坟
《漢語大詞典》:严聪(嚴聰)
严谨聪慧。北史·李彪传:“ 彪 虽宿非清第,代闕华资,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
分類:严谨聪慧
《国语辞典》:启聪(启聪)  拼音:qǐ cōng
针对失聪者施予教育。如:「启聪学校」。
《国语辞典》:聪灵(聪灵)  拼音:cōng líng
聪颖机灵。如:「他从小就能举一反三,聪灵异常。」
分类:聪颖机灵
《漢語大詞典》:聪朗(聰朗)
聪悟。三国志·吴志·陆胤传:“ 胤 天姿聪朗,才通行絜。” 晋 潘岳 《哀祝文》:“濬哲聪朗,纯粹温良。”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 字 怀简 ,幼聪朗好学。”
《漢語大詞典》:高聪(高聰)
犹圣聪。旧称帝王明察之辞。 宋 范仲淹 《陈乞颍亳一郡状》:“右臣輒陈危悃,上黷高聪,逖仰雷霆,不任渊谷。”
《韵府拾遗 东韵》:当聪(当聪)
书疏视必当明听必当聪
《高级汉语词典》:渎宸聪
谦辞。意为冒犯皇帝。宸:王位、帝王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