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学乖(学乖)  拼音:xué guāi
学聪明,增长了见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都是他一番辛苦集成的,怎么能轻容易叫别人家看了学乖呢?」
《漢語大詞典》:灵能(靈能)
(1).天然的本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
(2).指聪明智慧。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示以株守之途,絶其迈进之路,而吾之群遂以陵替。”
《漢語大詞典》:精慧
精细聪明。 汉 蔡邕 《青衣赋》:“精慧小心,趋事如飞。中馈裁割,莫能双追。”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斤九梨》:“吾乡谚云‘觔九厘,觔八厘’,以目时人之精慧者,言其思算无遗也。”
分類:精细聪明
《國語辭典》:使乖  拼音:shǐ guāi
卖弄聪明耍奸诈。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承御也不是我使乖,好也啰只要你心平可也过的海。」《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使乖,只拣尘灰多处,料久不看,也忘记了。」
分類:卖弄聪明
《漢語大詞典》:秀嶷
秀美而聪明。新唐书·后妃传上·贞顺武皇后:“妃生子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
分類:秀美聪明
《漢語大詞典》:聪亮(聰亮)
聪明亮察。晋书·宣帝纪:“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明帝 以聪亮英断,益宜为储副。”
《漢語大詞典》:俊慧
秀美聪明。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爱妓 王屋山 ,俊慧非常。”
分類:秀美聪明
《漢語大詞典》:神敏
聪明神悟。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宣宗 天纵神敏,长歌短章下笔即就。”
分類:聪明明神
《漢語大詞典》:智鄙
指聪明与愚蠢之人。列子·黄帝:“ 子华 使其侠客以智鄙相攻,彊弱相凌。”
分類:聪明愚蠢
《国语辞典》:放乖  拼音:fàng guāi
1.狡诈、卖弄聪明。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你只为赖财,放乖,要当灾。」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你纵心儿的放乖,更著你个为婿的。」
2.安分。如:「你最好放乖点儿,不要惹妈妈生气。」
《漢語大詞典》:谷明(穀明)
谓人之食谷而聪明。国语·晋语八:“故食穀者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韦昭 注:“选择有德者而亲近之,以象人之食穀而有聪明。”
分類:聪明
《漢語大詞典》:机慧(機慧)
亦作“ 机惠 ”。 机智聪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六十年前,王号 尸罗阿迭多 ,机慧高明,才学赡敏。”
分類:机智聪明
《漢語大詞典》:辩知(辯知)
(1).长于论辩,能说会道。《商君书·外内》:“奚谓淫道?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战国策·东周策:“﹝ 石行秦 ﹞谓 周君 曰:‘君不如令辩知之士为君争於 秦 。’”
(2).指论辩的才智、机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迺后申其辩知焉。”
(3).聪明,有才智。荀子·性恶:“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辩,一本作“ 辨 ”。
《漢語大詞典》:达智(達智)
(1).到达聪明智慧的境地。文子·道德:“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
(2).悟性;通晓事理的智力。吕氏春秋·下贤:“ 尧 ,天子也; 善綣 ,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 善綣 ,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 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國語辭典》:透气(透氣)  拼音:tòu qì
1.空气流通。如:「哥哥既怕炎热又容易流汗,买衣服时很注意衣料是否透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在水面行走,倒觉得风凉,不比得在上海那重楼叠角里面,热起来没处透气。」
2.比喻纾解、松弛。如:「利用假期到郊外透气,可以调剂身心,纾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