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礼聘(禮聘)  拼音:lǐ pìn
以礼聘请。如:「为了整顿业绩下滑的行销部门,老闆特别礼聘具有市场分析专长的张顾问来指导我们。」《南史。卷七六。隐逸列传下。陶弘景》:「帝手敕招之,锡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
《漢語大詞典》:聘使
奉命聘问。亦指聘问之使。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北史·邢邵传:“于时与 梁 和,妙简聘使, 邵 与 魏收 及从子 子明 被徵入朝。” 宋 叶适 《始论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十四:“南北通好,尝藉使命增国之光,必妙选行人,择其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以充聘使。”
分類:奉命聘问
《漢語大詞典》:币聘(幣聘)
聘请贤人用的礼物。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币聘虽盈篋,泥章未破缄。”
《漢語大詞典》:徵聘
1.谓征召诸侯聘问。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 孟献子 聘于 周 ,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 鲁 遣使往 周 聘问也。”
2.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后汉书·黄琼传:“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 李固 素慕於 琼 ,乃以书逆遗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 。 次仲 有道,詔徵聘,於车中化为大舃飞去。”《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若知县肯来相请,便似朝廷徵聘一般。”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失之则耆硕不闻徵聘,终老茅菅。”
《國語辭典》:聘书(聘書)  拼音:pìn shū
聘用人的契约文书。《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写一聘书,著一位世兄同小侄去会过余先生,就可以同来。」
《漢語大詞典》:交聘
两国互相遣使通好往来。北齐书·陆卬传:“自 梁 魏 通和,岁有交聘。”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 滉 亦三千人临 金山 ,与 少游 相应,以楼船金帛,交聘於 江 中。”新五代史·杂传一·刘守光:“有司迫 承勋 称臣, 承勋 不屈,以列国交聘礼入见。” 郭沫若 《蒲剑集·中苏文化之交流》:“我们如能达到两国的艺术团体经常交聘的地步,丰富彼此的经验,增加彼此学习的机会,所表现在各方面的效果必然更加宏伟的。”
《漢語大詞典》:聘士
犹徵士。指不应朝廷以礼征聘的隐士。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聘士 彭城 姜肱 伯淮 、 京兆 韦著 休明 。”按, 姜肱 与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闻,“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时人慕之。尝遇盗,欲杀之,兄弟更相争死,盗感悔,呼为“徵君”。见后汉书本传。
《国语辞典》:辞聘(辞聘)  拼音:cí pìn
婉拒聘任。如:「任何人都应有应聘和辞聘的权力。」
《國語辭典》:招聘  拼音:zhāo pìn
招揽聘请。《宋书。卷七。前废帝本纪》:「可甄访郡国,招聘闾部。」
《漢語大詞典》:岁聘(歲聘)
(1).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国语·鲁语上“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三国 吴 韦昭 注:“ 贾侍中 云:‘王,谓王事天子也。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五年之间四聘於王,而一相朝。’……礼记曰:‘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谓此也。”
(2).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宋史·许将传:“ 契丹 以兵二十万压 代州 境,遣使请 代 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 将 。”
《漢語大詞典》:聘贤(聘賢)
谓以礼征召贤能。汉书·邹阳传:“ 汉 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晋书·皇甫谧传》:“故上有劳谦之爱,下有不名之臣;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真人:“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
《漢語大詞典》:聘享
聘问献纳。聘问必有宴享,故聘、享连文。仪礼·聘礼:“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纁。” 郑玄 注:“享,献也。既聘又享,所以厚恩惠也。”左传·昭公三十年:“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弔,大夫送葬;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於是乎使卿。”管子·轻重戊:“天子幼弱,诸侯亢强,聘享不上。”史记·平準书:“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漢語大詞典》:聘好
互访通好。周书·于翼传:“先是,与 齐 陈 二境,各修边防,虽通聘好,而每岁交兵。”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时虏使 韩杞 者,始修聘好,獷悍无检,命公接伴,公施教覲见之仪,方渐驯扰。”
分類:通好
《國語辭典》:纳聘(納聘)  拼音:nà pìn
提亲、下聘。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绿衣人传》:「秋壑曰:『汝愿事之耶?当令纳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小生千里相遇,央媒纳聘,得与娘子成亲。」
《國語辭典》:纳币(納幣)  拼音:nà bì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纳徵。参见「纳徵」条。《公羊传。隐公二年》:「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幼学琼林。卷二。婚姻类》:「下采即是纳币,合卺系是交杯。」
《國語辭典》:行聘  拼音:xíng pìn
下聘。《仪礼。聘礼》「习夫人之聘享亦如之」句下唐。贾公彦。疏:「以其行聘君讫,则行聘夫人;行享君讫,即行享夫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明日正是黄道日,师父只管行聘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