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75分类词汇 75
《国语辞典》:礼部尚书(礼部尚书)  拼音:lǐ bù shàng shū
职官名。礼部的主管官,掌管礼制和教育方面的事。
《国语辞典》:理番通事  拼音:lǐ fān tōng shì
职官名。清朝设立,负责掌管台湾山区内土著的事务。
《国语辞典》:兰台令史(兰台令史)  拼音:lán tái lìng shǐ
职官名。汉代主持整理图书及掌理书奏的长官。《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注引《续汉志》:「兰台令史六人,秩百石,掌书劾奏及印主文书。」《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参见「兰台」条。
《国语辞典》:监察御史(监察御史)  拼音:jiān chá yù shǐ
职官名。秦代以御史监理诸郡,晋代置检校御史,掌行马外事,隋代改名为「监察御史」。主管纠察内外官吏、巡抚州县狱讼、祭祀及监诸军出使等事。《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
《国语辞典》:将兵长史(将兵长史)  拼音:jiàng bīng zhǎng shǐ
职官名。汉代丞相之下和将军的幕府皆设有长史,长史亦可率领军队作战,称为「将兵长史」。
《国语辞典》:虎贲中郎将(虎贲中郎将)  拼音:hǔ bēn zhōng láng jiàng
职官名。汉置,掌管护卫皇室。《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视事六年,徵入为虎贲中郎将。」
《国语辞典》: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博士)  拼音:guó zǐ jiàn bó shì
职官名。国家设置的最高学府里,专门教学讲授的教授。《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天子看见,说道:『这虞育德年纪老了,著他去做一个閒官罢。』当下就补了南京的国子监博士。」
《国语辞典》: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  拼音:guó zǐ jiàn jì jiǔ
职官名。国家设立最高学府的校长。《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去参见了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回来升堂坐公座。」
《国语辞典》: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司业)  拼音:guó zǐ jiàn sī yè
职官名。国家设立最高学府的副校长。《儒林外史》第七回:「一直来到京师,周学道已升做国子监司业了。」
《国语辞典》:提刑肃政廉访使(提刑肃政廉访使)  拼音:tí xíng sù zhèng lián fǎng shǐ
职官名。元代于全国各道均设提刑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置廉访使二员,正三品。掌管纠察该道的官吏善恶、政治得失和狱刑等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只因老夫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
《国语辞典》: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  拼音:jīn zǐ guāng lù dà fū
职官名。魏晋以后有金紫光禄大夫之号,谓光禄大夫之加金印紫绶者。唐、宋均以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文阶官。金升为正二品,元升为从一品,明、清时废除。
《国语辞典》:刑部尚书(刑部尚书)  拼音:xíng bù shàng shū
职官名。刑部的长官,掌全国律令、刑法、徒隶等政。唐代时称为「大秋」。
《国语辞典》:中散大夫  拼音:zhōng sǎn dà fū
职官名。王莽时置,东汉因之,掌论议。魏、晋时为閒散位置,唐、宋用作正五品以上的文官,金、元以后废。因宋代任中散大夫,有十种恩遇,故也称为「十样锦」。
《国语辞典》:勃极烈(勃极烈)  拼音:bó jí liè
职官名。金初官长女真语皆称为「勃极烈」,清代改译为贝勒。《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巍然自为一国。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故太祖以都勃极烈嗣位,太宗以谙版勃极烈居守。」
《国语辞典》:提塘  拼音:tí táng
职官名。清代各省设于京城,负责往来递送公文。《清会典。卷五一。兵部。驻京提塘》:「驻京提塘官十有六人,掌递部院官文书,送敕印以达于本官,凡事件传钞者则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