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顶首(頂首)  拼音:dǐng shǒu
出钱承受他人的职业或财产。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其四,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父传之子,兄传之弟。」也作「顶收」、「顶手」。
《漢語大詞典》:顶头银两(頂頭銀兩)
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 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 顶银 ”。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 顶首 ”。
《國語辭典》:迁调(遷調)  拼音:qiān diào
升迁调动职位。如:「迁调有序」。《金史。卷一一一。列传。古里甲石伦》:「自太原治中及他州从七品以下职、四品以下散官,并听石伦迁调焉。」《野叟曝言》第一三八回:「又州县教佐等官,历俸未满,不准迁调,俸满候升者加禄。生员吏典开纳事例,永远停止。」
《国语辞典》:接位  拼音:jiē wèi
接替前人的职位。如:「自从新老闆接位后,便积极扩展业务,使得业绩蒸蒸日上。」
《国语辞典》:奉调(奉调)  拼音:fèng diào
遵照命令调动职位或工作地点。如:「他奉调到花莲的勤务中心掌管人事业务。」《清史稿。卷四二八。列传。黄开榜》:「开榜奉调赴临淮,偕总兵普承尧平七里河岸贼垒。」
《漢語大詞典》:轨范师(軌範師)
佛寺中传授佛法者的职位称号。音译为阿闍梨。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二十五师资之道:“﹝本﹞或问云:阿遮利耶存念﹝註﹞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亦省称“ 轨范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轨范每常长不闕,威仪未省暂离身。”
《漢語大詞典》:铨席(銓席)
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吏部不得持,遂除 浙 孙 名,而 富平 再登銓席矣。”
《国语辞典》:势任(势任)  拼音:shì rèn
执掌重要职位。《资治通鉴。卷七六。魏纪八。高贵乡公正元元年》:「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
《國語辭典》:靠边(靠邊)  拼音:kào biān
1.依近边缘。如:「走路时请靠边。」
2.近于情理。如:「这话说得还靠边儿。」
《漢語大詞典》:闲位(閒位)
亦作“闲位”。 清闲的职位。 郭沫若 《今昔蒲剑·关于屈原》:“ 屈原 被疏之后居于闲位。”
分類:清闲职位
《國語辭典》:悬缺(懸缺)  拼音:xuán quē
职位出缺。《清史稿。卷一一○。选举志五》:「悬缺迟久,劾署员肆贪,催新任速赴者,连章见告。」
《漢語大詞典》:差缺
缺额,待补的职位。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所谓‘严拿’者,似乎倒是赶走……一共空出九个‘优美的差缺’也。”
《漢語大詞典》:贱胥(賤胥)
职位卑微的胥吏。 明 方孝孺 《养素斋记》:“今者巧出伪作,风浇气薄;婴儿设机穽,女妇事游謔,贱胥握文法。”
《漢語大詞典》:零逋
吐蕃 官名。职位甚高。新唐书·吐蕃传上:“又有内大相曰曩论掣逋,亦曰论莽热,副相曰曩论觅零逋,小相曰曩论充,各一人;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副整事曰喻寒觅零逋,小整事曰喻寒波充:皆任国事。”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雄番窃霸》:“生长番家,天西一架,撑犂大。家世零逋,番帐里收千马。”
《國語辭典》:牙推  拼音:yá tuī
对占卜算命的术士及江湖医生的称呼。《刘知远诸宫调。第一》:「我女儿曾有牙推算,不久咱门风也改换。」元。关汉卿《拜月庭》第二折:「谁想他百忙里卧枕著床,内伤外伤,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也作「牙槌」。
《漢語大詞典》:转擢(轉擢)
升迁职位。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莫士安寄问:“次年,予转擢 周府 。次子 达 亦领 河南 乡荐。”
分類:升迁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