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湔雪前耻(湔雪前耻)  拼音:jiān xuě qián chǐ
洗刷以往的耻辱。如:「为了湔雪前耻,他埋首苦读,终于考上榜首而扬眉吐气。」
《国语辞典》:主忧臣辱(主忧臣辱)  拼音:zhǔ yōu chén rù
君王有忧患,臣子无法分忧解劳,是臣子的过失耻辱。常作为臣子向君王表示忠诚的话。《三国演义》第三三回:「丞相差矣,某闻主贵臣荣,主忧臣辱,某久事袁氏,岂可背之!」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因此圣人怀忧,无可奈何。便好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若不与主上分忧,岂为臣子之道。」
《国语辞典》:贻羞万年(贻羞万年)  拼音:yí xiū wàn nián
耻辱永远流传下去。如:「秦桧、蔡京的恶行,足以贻羞万年。」
《国语辞典》:幽囚受辱  拼音:yōu qiú shòu rù
遭囚禁而蒙耻辱。《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列子。力命》:「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分类:囚禁耻辱
《国语辞典》:毕生之玷(毕生之玷)  拼音:bì shēng zhī diàn
终身的耻辱或缺点。《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其实这番举动,还是倚赖人的劣性,要算毕生之玷了。」
《國語辭典》:含垢纳污(含垢納汙)  拼音:hán gòu nà wū
1.包含尘垢,容纳污物。如:「地毡容易含垢纳污,应该勤加清洗。」也作「纳垢藏污」、「藏垢纳污」、「藏污纳垢」。
2.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指国君有容忍耻辱的度量。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如:「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往往含垢纳污,成为罪犯渊薮。」也作「纳垢藏污」、「含垢藏疾」、「藏垢纳污」、「藏垢怀耻」、「藏污纳垢」。
《國語辭典》:含垢忍耻(含垢忍恥)  拼音:hán gòu rěn chǐ
忍受耻辱。《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先帝含垢忍耻,容而不责,委任如旧,礼秩有加。」也作「含垢忍辱」。
《漢語大詞典》:含瑕积垢(含瑕積垢)
比喻蒙受耻辱。 明 唐顺之 《与郭似庵巡按书》:“况僕含瑕积垢以此终世,惟应躬耕灌园,矢沟壑之志,保桑榆之路,补东隅之失,庶几不詒田夫野人訕笑。”参见“ 含垢 ”。
《國語辭典》:含垢  拼音:hán gòu
容忍耻辱。《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也作「含诟」。
《漢語大詞典》:不以为耻(不以爲耻)
不以此作为耻辱。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故絶逆耳之言,恣行燕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习熟闻见,皆不以为耻。”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上海 之所谓‘文人’……而居然摇笔作文,大发议论,不以为耻。”
《國語辭典》:包羞忍耻(包羞忍恥)  拼音:bāo xiū rěn chǐ
容忍羞愧、耻辱。唐。杜牧 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一○出:「在家中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耻。」
《國語辭典》:报仇雪耻(報仇雪恥)  拼音:bào chóu xuě chǐ
报复冤仇,洗刷耻辱。《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官人果然真心肯替奴家报仇雪耻,情愿相从。」也作「复仇雪耻」。
《漢語大詞典》:城下之辱
谓兵临城下屈膝求和的耻辱。 梁启超 《知耻学会叙》:“越惟无耻,故安於城下之辱。”参见“ 城下之盟 ”。
《國語辭典》:城下之盟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和约。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后用以比喻战败屈服的意思。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称总中权,专上将,誓军前之士,却城下之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國語辭典》:奇耻大辱(奇恥大辱)  拼音:qí chǐ dà rù
重大的耻辱。如:「满清时期和各国订定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华儿女来说,是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分類:极大耻辱
《國語辭典》:盛衰荣辱(盛衰榮辱)  拼音:shèng shuāi róng rù
兴盛、衰微、荣耀、耻辱,比喻人世间的各种变迁。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漢語大詞典》:辱害
耻辱和损害。吕氏春秋·用民:“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
分類:耻辱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