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5,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耳珰
养耳
直耳
静耳
金耳
鹿耳门
开耳
菌耳
车生耳
鼻耳
感耳
狗耳
耳环
布耳
头耳
《國語辭典》:耳珰(耳璫)  拼音:ěr dāng
1.耳朵上的饰物。《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簪珥。珥,耳珰垂珠也。」也作「明珰」、「珥珰」。
2.卷耳的别名。参见「卷耳」条。
《漢語大詞典》:养耳(養耳)
调养听觉,满足耳朵对美好声音的需要。荀子·正论:“和鸞之声,步中《武》《象》,騶中《韶》《护》以养耳。”吕氏春秋·孝行:“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史记·礼书:“鐘鼓管弦,所以养耳也。”
《韵府拾遗 纸韵》:直耳
金涓诗冻鸟缩身依雪立饥驴直耳望人来
《漢語大詞典》:静耳
使耳根清静。 北齐 刘昼 新论·清神:“圣人清目而不视,静耳而不听。”
分類:清静
《骈字类编》:金耳
梁德裕 宝鼎赋 玉铉金耳之饰,巽木离火之象。
《漢語大詞典》:鹿耳门(鹿耳門)
地名。在今 台湾省 台南市 安平港 北。1661年, 郑成功 率大军驱逐 荷兰 侵略者,即自此登陆,后湾内淤浅,海道亦废。今为平陆。亦省作“ 鹿耳 ”。 清 丘逢甲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如闻 鹿耳 鯤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旂。”
《漢語大詞典》:开耳(開耳)
犹悦耳。 郭光 《仅仅是开始》五:“后边,老远的地方,轻轻的叮当乱响,那是破路呢。谁要是爬在这铁轨上来听一听,真是开耳呀!”
分類:悦耳
《骈字类编》:菌耳
宋 黄庭坚 食笋十韵 甘菹和菌耳,辛膳胹姜芥。
《漢語大詞典》:车生耳(車生耳)
谓官高则车设屏蔽。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 汉 应劭 汉官仪:“里语云:‘仕宦不止车生耳。’”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老我田园河射角,笑他宦仕车生耳。”参见“ 车耳 ”。
分類:屏蔽
《漢語大詞典》:车耳(車耳)
车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遮挡尘泥。一说指车的屏障,用以遮蔽车厢。 汉 扬雄 《太玄·积》:“君子积善,至于车耳。”《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据 许慎 、 李登 説,轓,车之蔽也。《左氏传》云‘以藩载 欒盈 ’,即是有鄣蔽之车也。言车耳反出,非矣。”
分類:车两遮挡
《韵府拾遗 纸韵》:鼻耳
唐书王君廓传君廓往击建德至发愤大呼鼻耳皆流血
《漢語大詞典》:感耳
触耳。管子·小称:“明王惧声以感耳,惧气以感目,以此二者,有天下矣。” 尹知章 注:“人以恶声惧己,耳闻而感,则心不敢念非。”
《骈字类编》:狗耳
齐东野语见狗蝇下县明一统志狗耳岭在韶州府翁源 西北九十里
《國語辭典》:耳环(耳環)  拼音:ěr huán
1.耳朵上的饰物。《老残游记》第二回:「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也称为「耳坠子」。
2.古代的饮酒器。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半月型的耳。多为漆器,盛行于汉、晋。
《国语辞典》:布耳  拼音:bù ěr
量词。英美计算陆地长度的单位。英语Pole的音译。一布耳等于三百二十分之一哩。
《漢語大詞典》:头耳(頭耳)
比喻福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朕不惜一副紫袈裟,但师头耳稍薄,恐不胜耳!”
分類: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