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7,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约而能张
遇槐而止
欲盖而彰
因雾而跃
因轻而鸣
治丝而棼
阴翕而成
引而不发
音感而孕
挚而有别
倚木而息
致之死地而后生
易子而食
易衣而出
异饭而食
《韵府拾遗 阳韵》:约而能张(约而能张)
淮南子: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
《分类字锦》:遇槐而止
阙史:咸通初,有渤海僧萨多罗者,寓于西明精舍,能通鸟兽之言。一日,秋暑方炎,与朝客数人,将纳凉于城西别墅。路逄,牝豕引诸豚而行,喀喀有声。一朝士戏曰:此猪有语否?僧曰:巨彘。顾诸雏云:行行行,向前树阴下吃妳料其不远,当遇官槐而止,且饲群子矣。侦之果然。
分类:
《漢語大詞典》:欲盖而彰(欲蓋而彰)
犹欲盖弥彰。隋书·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昔 孔子 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春秋之义也,欲盖而彰,求名而亡,善人劝焉,淫人惧焉。”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世人欲盖而彰,欲抑而扬。”
《分类字锦》:因雾而跃(因雾而跃)
郭璞螣蛇赞:螣蛇配龙,因雾而跃。
分类:
《分类字锦》:因轻而鸣(因轻而鸣)
见羽磬注。
分类:
《國語辭典》:治丝而棼(治絲而棼)  拼音:zhì sī ér fén
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唐。冯用之 权论:「不可施而施,则礼义如说河济渴矣;不可威而威,则刑名如治丝而棼矣。」也作「治丝益棼」。
《分类字锦》:阴翕而成(阴翕而成)
宋史乐志谓:地盖厚阴翕而成。
分类:
《國語辭典》:引而不发(引而不發)  拼音:yǐn ér bù fā
拉开弓弦而不射箭。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后用以比喻善于启发诱导,使其跟从学习,或准备妥当,伺机而行动。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李西涯问康斋以『下学上达』之义。康斋曰:『未论上达之妙,且言下学。』其言引而不发,至言也。」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沉机观变,引而不发。」
《分类字锦》:音感而孕
禽经:鹊以音感而孕。注:鹊,乾鹊也。上下飞鸣则孕。
《国语辞典》:挚而有别(挚而有别)  拼音:zhì ér yǒu bié
鸠鸟雌雄情意极为深厚,却又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语本《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下汉。郑玄。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引申指夫妻情意深厚,相敬如宾。
《分类字锦》:倚木而息
酉阳杂俎:医人吴士皋尝职于南海郡,见舶主说本国取犀,先于山路多植木如狙杙,云犀前脚直,常倚木而息,木栏折则不能起。
分类:杂兽
《漢語大詞典》:致之死地而后生(致之死地而後生)
兵家用语。谓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语本孙子·九地:“陷之死地然后生。” 李筌 注:“兵居死地,必决命而斗以求生。”《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昔 韩信 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
《國語辭典》:易子而食  拼音:yì zǐ ér shí
交换小孩煮食充饥。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形容天灾人祸时,极饥饿的惨况。《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如何?』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分类字锦》:易衣而出
周书张轨传:轨少好学,志识开朗。初在洛阳,家贫,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交,每易衣而出,以此见称。
分类:
《分类字锦》:异饭而食(异饭而食)
淮南子:家老异饭而食,殊器而享,非不费也,然而不可省者,为其言义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