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前倨后恭
纳屦踵决
馁却
疚悔
谋而后动
《國語辭典》:前倨后恭(前倨後恭)  拼音:qián jù hòu gōng
先前傲慢无礼,后又谦卑恭敬。比喻待人势利,态度转变迅速。参见「前倨后卑」条。《西游记》第五一回:「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國語辭典》:纳屦踵决(納屨踵決)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鞋子破旧不堪,鞋缝绽裂,脚后跟露在外面。形容非常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踵决。」也作「纳履决踵」。
《漢語大詞典》:馁却(餒却)
因气馁而后退。《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一方扶义,万里响应,合谋分举,指顾而定,即使不然,终不以此而馁却也。”
《漢語大詞典》:疚悔
因负疚而后悔。 茅盾 《水藻行》四:“他望着 秀生 那张气苦得发青的脸孔,心里就涌起了疚悔。”
《国语辞典》:谋而后动(谋而后动)  拼音:móu ér hòu dòng
形容预先计划稳当而后再行动。《文选。刘孝标。广绝交书》:「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谋而后动,毫芒寡忒,是曰:『量交。』」也作「谋定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