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贴经
通试
左榜
周考
考差
高考
关试
发榜
罚科
寄学
部元
道试
期考
试厅
试胄
《漢語大詞典》:贴经(貼經)
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三场:“ 天宝 十三载,举人问策外,更诗赋并杂文贴经为三场试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明经科考试贴经、墨义,死背词句。”参阅通典·选举三
《漢語大詞典》:通试(通試)
统一考试。金史·选举志一:“后场廷试,令词赋、经义通试时务策,止选一状元。”金史·选举志三:“遂命内祗、并三品职事官承廕人、与四品五品班祗、及吏员人通试,中选者用之。”
《漢語大詞典》:左榜
元 代考试制度,中选举人及中选进士均分二榜,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为一榜,称左榜。举人榜揭于省门之左右,进士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见元史·选举志一。 元 欧阳玄 《喜门生中状元》诗序:“ 泰定 丁卯八月十二日, 崇天门 传臚赐进士,右榜第一人 阿察亦 ,左榜第一人 李黼 ,皆肄业国学日新斋,余西厅授业生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
《国语辞典》:周考(周考)  拼音:zhōu kǎo
学校中每周定期举行的考试。
《国语辞典》:考差  拼音:kǎo chāi
清代时经考试而分派至各省担任学政或主考官的制度。
《漢語大詞典》:高考
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文汇报》1992.8.15:“高考的标准是相对的,因此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考生自己。”
《漢語大詞典》:关试(關試)
唐 宋 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为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宋史·选举志一:“登科之人,例纳朱胶綾纸之直,赴吏部南曹,试判三道,谓之关试。”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关试,吏部试也。进士放榜勑下后,礼部始关吏部。吏部试判两节,授春关,谓之关试,始属吏部守选。”
《國語辭典》:发榜(發榜)  拼音:fā bǎng
揭示考试录取的名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尔等于发榜后,无论中与不中,且来镇署要紧。」也作「放榜」。
《國語辭典》:罚科(罰科)  拼音:fá kē
凡会试已中之卷,复经磨勘察出有犯规之处,则罚停殿试一科或二科。《六部成语注解。礼部》:「罚科:已经中式之举人与进士其试卷经磨勘有犯规者,重则斥革,轻则罚科,举人罚停会试,进士罚停殿试,所罚以所犯大小定轻重科数。」
《漢語大詞典》:寄学(寄學)
(1).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 宋 王溥 唐会要·学校:“ 会昌 五年正月制:公卿百官子弟及京畿内士人寄客脩明经、进士业者,并宜隶於太学,外州县寄学及士人,并宜隶各所在官学。”
(2). 明 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 俞樾 《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引 清 张穆 《顾亭林年谱》:“ 天啟 五年乙丑,年十三岁,时有纳穀寄学之例。 蠡源公 以先生天资颖异,合早取科名,遂为先生应例。”又引 清 车守谦 语云:“ 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漢語大詞典》:部元
唐 武后 时考选才女,先经礼部考试,录取后,再参与殿试。礼部考试录取的第一名为部元。镜花缘第六五回:“及至命人打听,原来那所大屋已被部元 阴若花 并 章 文 两府小姐住了。”镜花缘第六五回:“众姊妹因 若花 中了部元,个个心欢。”
《漢語大詞典》:道试(道試)
清 代省下设道,道所举行的考试,谓之道试。 清 陈确 《记昔》:“及道试出,伯氏索卷观,甚喜;已观叔氏卷,更不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每场榜名高列,惟道试不售,多有抱恨。”
分類:考试
《國語辭典》:期考  拼音:qí kǎo
期末考的简称。参见「期末考」条。
《漢語大詞典》:试厅(試廳)
举行考试的厅堂。元史·选举志一:“诸色人无故不得入试厅。”
分類:考试厅堂
《漢語大詞典》:试胄(試胄)
考试贵族子弟。陈书·儒林传序:“ 武帝 或紆鑾驾,临幸庠序,释奠先师,躬亲试胄,申之醼语,劳之束帛,济济焉斯盖一代之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