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封嘴
①封口②:先不要~,再考虑一下。②使人不说话:他想封住我的嘴,办不到。
分類:封口考虑
《國語辭典》:独断独行(獨斷獨行)  拼音:dú duàn dú xíng
只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你在他手下办事,祇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也作「独断专行」、「独行独断」。
《漢語大詞典》:笃虑(篤慮)
深入考虑。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献书赵王章》:“臣愿王与下吏详计某言而篤虑之也。”
《漢語大詞典》: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例如:很少小女孩能毫无顾忌地碾死昆虫或杀死兔子。
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漢語大詞典》:常务委员会
(2) 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日常工作的委员会
(3) 考虑一个特定阶段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问题的委员会。特指一个立法机构的常设委员会
《國語辭典》:百密一疏  拼音:bǎi mì yī shū
在慎重细密的构思中,因一时的疏忽而造成错误。如:「他就是再小心,也难免有百密一疏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道三不着两(道三不着兩)
谓说话或行事轻重失宜,考虑不周。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你哥又没中用,説了几句道三不着两的话。”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夫所谓刺刺不休者,无益之言,道三不着两耳。”红楼梦第四八回:“ 文杏 又小,道三不着两, 鶯儿 一个人不彀伏侍的,还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
分類:考虑不周
《漢語大詞典》:大括号
一种记号{ },用以连接需一起考虑的、相等的或成对的单词或项目,或者围起从中只选取一个的那些项目
数学中作为集合的一对符号之一
《漢語大詞典》:大处着眼(大處着眼)
从大的、重要的方面观察、考虑问题。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 安 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徐寅生 《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克服这些缺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情上做起。”
《漢語大詞典》:点电荷
不考虑其尺寸、形状和电荷分布情况的带电体。是实际带电体的理想化模型。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就可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
《國語辭典》:出发点(出發點)  拼音:chū fā diǎn
1.起点。如:「选手们都已在出发点,准备起跑。」
2.动机。如:「他的话虽然语气稍重,但出发点是为你好。」
《漢語大詞典》:沈音
亦作“沉音”。 沉吟。思量,考虑。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又是想来又是恨,自己沉音,一片假意,哄奴到如今。”白雪遗音·秋蝉鸣窗:“秋蝉鸣窗忧人坐,沉音无语,心烦罗琐。”红楼梦第三八回:“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参见“ 沉吟 ”。
《國語辭典》:沉吟  拼音:chén yín
1.迟疑、犹豫。《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邯得书,沉吟十馀日,乃谢士众,归命洛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李方哥见程朝奉要收拾起银子,便呆著不开口,尽有些沉吟不舍之意。」
2.深思。汉。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西游记》第一四回:「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
3.低声吟咏。唐。杜甫〈寒夜溪行舟中作〉诗:「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4.沉重。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小姐病转沈吟,待我扶他消遣。」
《漢語大詞典》:沈思熟虑(沈思熟慮)
亦作“沉思熟虑”。 深入思索,仔细考虑。 茅盾 《虹》七:“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 梅女士 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
《漢語大詞典》:措心积虑(措心積慮)
犹言处心积虑。谓长久考虑在心。 宋 何坦 《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明 宋濂 《〈用明禅师文集〉序》:“昔者, 苏文忠公 与 道潜师 游,日称誉之……有识之士疑之,则以谓 潜师 游方之外者也,其措心积虑皆与吾道殊,初不可以强而同。”
《國語辭典》:千虑一得(千慮一得)  拼音:qiān lǜ yī dé
愚笨者的想法总有可取之处。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多用为自谦之词,指自己的一点见解。《南史。卷六九。虞荔传》:「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千虑一得,请陈愚算。」也作「一得」、「一得之见」、「一得之愚」。
《國語辭典》:千虑一失(千慮一失)  拼音:qiān lǜ yī shī
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聪明人虽然考虑周详,难免有失误的地方。唐。李观〈吊韩弇没胡中文〉:「呜呼!有备无患,军志也,戎人安所暴其诈?千虑一失,圣人也,韩君是以为之虏。」《宋史。卷二七二。杨业等传。论曰》:「常胜之家,千虑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