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訾问(訾問)
考虑、过问。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民事一切修废利害,孰可缓急轻重,漫不敢訾问。” 清 吴敏树 《宽乐庐记》:“余之老友 郭建林 ,自其少壮时,即有洒然之志,不为禄利学,家计粗足,即不訾问。”
分類:考虑过问
《漢語大詞典》:长念却虑(長念卻慮)
思前顾后,反覆考虑。却,后。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於户牖之閒,竟诛猾臣,为君讨贼。”
《國語辭典》:无微不至(無微不至)  拼音:wú wéi bù zhì
每一个细微处皆照顾到。形容非常精细周到。《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看了长姐儿这节事,才知圣人教诲无微不至。」
《國語辭典》:误打误撞(誤打誤撞)  拼音:wù dǎ wù zhuàng
凑巧碰到。《红楼梦》第六二回:「不过是误打误撞的遇见了;说约下了,可是没有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给张家妹妹,误打误撞,说成了这等的一个人家,这样的一双公婆,也算对得住了。」
分類:事先考虑
《國語辭典》:思前想后(思前想後)  拼音:sī qián xiǎng hòu
前后反覆思量、仔细盘算。《红楼梦》第一○六回:「虽有宝玉、宝钗在侧,只可解劝不能分忧,所以日夜不宁,思前想后,眼泪不乾。」《七侠五义》第三五回:「他便思前想后,总要把颜生害了才合心意。」也作「思前算后」。
《漢語大詞典》:思域
考虑范围。 王统照 《霜痕·生与死的一行列》:“这些问题早在消闲者的思域之外。”
分類:考虑范围
《漢語大詞典》:通计熟筹(通計熟籌)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清 林则徐 《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於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 虎门 、 澳门 等处,与水师提臣 关天培 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
《國語辭典》:提交  拼音:tí jiāo
提出、送交。如:「他将报告提交上级批示。」
《國語辭典》:一相情愿(一相情願)  拼音:yī xiāng qíng yuàn
完全出自单方面的主观意愿,不管对方的意愿如何。《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先,自己先留个地步,一则保了这没过门女婿的性命,二则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也作「一厢情愿」。
《國語辭典》:一致百虑(一致百慮)  拼音:yī zhì bǎi lǜ
语本《易经。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指归于同一趋向,却有各种不同的思虑。《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同归殊涂,一致百虑。』」
分類:趋向考虑
《國語辭典》: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計在於春)  拼音: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勉励人要把握时机,早作安排。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明。无名氏《白兔记》第六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漢語大詞典》:幺算
亦作“么算”。 细致的考虑。《宋书·颜延之传》:“虽曰恒人,情不能素尽,故当以远理胜之,么算除之,岂可不务自异而取陷庸品乎?”
分類:细致考虑
《国语辞典》:想前顾后(想前顾后)  拼音:xiǎng qián gù hòu
多方考虑,犹豫不决。如:「做事要果决迅速,想前顾后是成不了大事的。」
《國語辭典》:先人后己(先人後己)  拼音:xiān rén hòu jǐ
先考虑别人的利益,然后再想到自己。《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靖传》:「自流宕以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國語辭典》:小肚鸡肠(小肚雞腸)  拼音:xiǎo dù jī cháng
比喻度量狭小,不顾大局。如:「你如此小肚鸡肠,怎能成大事呢?」也作「鼠腹鸡肠」、「鼠肚鸡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