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鹤发翁(鶴髮翁)
白发老者。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白水鱼竿客,清秋鹤髮翁。” 宋 陆游 《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诗:“负笼银釵女,鉏畬鹤髮翁。” 清 曹寅 《看西廊秋叶》诗之三:“颐老丹砂色,他年鹤髮翁。”
分類:白发老者
《漢語大詞典》:村叟
村里老者。 唐 韩偓 《开河记》:“林中有小祠庙, 叔谋 访问,村叟曰:‘古老相传,呼为隐士墓。’” 宋 陈造 《识村翁语》诗序:“昔一村叟、一野僧,皆寿百二。”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如今聚村叟,会诗友,噀的是活鱼新酒,问甚瓦盆、砂瓶、磁甌。”
分類:村里老者
《漢語大詞典》:八八
(1).老者之称。 明 方以智 通雅·称谓:“八八,乃迻语之称巴巴也。唐书, 德宗 以 怀光 外孙 燕八八 为后八八,盖迻语称老成者曰八八,或巴巴。今回回教以老成者呼八八,其声近‘把’。”正字通·父部:“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作‘爸’字。”
(2).八八的乘积,即六十四。《易纬乾凿度》卷上:“八八推荡,运造纵横。”汉书·律历志上:“统八卦,调八风,理八政,正八节,谐八音,舞八佾,监八方,被八荒,以终天地之功,故八八六十四。”
(3).谓二物分异或相背。 北周 卫元嵩 《元包经·少阳》:“艮,屾八八,北癶癶,门之非,径之韦。” 苏源明 传:“屾八八,二山相拆也;北癶癶,两人相背也。”
《漢語大詞典》:长旧(長舊)
谓长辈与老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访其川居之士,云其乡中父老作童儿时,已闻其长旧传此,当是数百年骸矣。”
分類:长辈老者
《國語辭典》:黄馘(黃馘)  拼音:huáng xù
人面黄肌瘦的样子。《庄子。列禦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漢語大詞典》:忘帝力
相传 帝尧 时,一老者边击壤,边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用为歌颂太平的典故。 唐 高适 《酬庞十兵曹》诗:“雨泽感天时,耕耘忘帝力。”参阅《古诗源·击壤歌》
《漢語大詞典》:鸠形(鳩形)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以“鳩形”指年老者所用的手杖。 唐 李频 《赋得长城斑竹杖》诗:“莫作鳩形并,空将鹤髮期。”参见“ 鳩杖 ”。
《國語辭典》:鸠杖(鳩杖)  拼音:jiū zhàng
杖端刻有鸠形的手杖。相传鸠不会被食物噎到,故以鸠杖赐年高之人以扶老。见《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
《漢語大詞典》:年考
(1).年寿。多用于指老者年龄。 唐 韩愈 《商州刺史董府君墓志》:“太师之平 汴州 ,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鉏削荒纇,纳之大和而已。”
(2).犹年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赵涓 ﹞及刺 衢州 ,年考既深,与观察使 韩滉 不相得, 滉 奏免 涓 官。”
《國語辭典》:老命  拼音:lǎo mìng
1.老年人的生命。如:「我这条老命不值钱,将来若有个三长两短,后事一律从简。」
2.戏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如:「这颗子弹差点要了我的老命。」
《漢語大詞典》:文丈
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众言 石旻 有奇术……盛传 寳历 中, 石 随 钱徽 尚书至 湖州 ,尝在学院,子弟皆以文丈呼之。”《前汉书平话》卷中:“臣不识在朝文丈,臣不敢自专。”
《漢語大詞典》:村耆
乡村老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近啟遣五官 殷濔 、典籤 刘僧瑗 到诸县循履,得 丹阳 、 溧阳 、 永世 等四县解,并村耆辞列,堪垦之田,合计荒熟有八千五百五十四顷。”
《漢語大詞典》:崇年
(1).尊敬老者。文选·潘岳〈闲居赋〉:“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 李善 注:“养三老五更,所以崇年也。”
(2).老年。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崇年厌世,乘彼卿云,夷犹帝乡,公则列星。”
《漢語大詞典》:献鸠(獻鳩)
进献鸠鸟。以示尊老、奉养老者。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鳩以养国老。” 郑玄 注:“是时鹰化为鳩,鳩与春鸟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列子·说符:“ 邯郸 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鳩於 简子 , 简子 大悦,厚赏之。”
《漢語大詞典》:王杖
帝王赐老者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 汉 郑玄 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 郑司农 云:‘谓年七十当以王命受杖者,今时亦命之为王杖。’” 汉 王充 论衡·谢短:“七十赐王杖,何起?”
分類:帝王老者
《漢語大詞典》:猪莼(豬蓴)
(1).俗称荇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云:‘参差荇菜。’……黄花似蓴, 江 南俗亦呼为猪蓴,或呼为荇菜。”
(2).莼菜之老者,可饲猪。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蓴:“蓴生南方湖泽中……春夏嫩茎未叶者名稚蓴,稚者小也。叶稍舒长者名丝蓴,其茎如丝也。至秋老则名葵蓴,或作猪蓴,言可饲猪也。”
(1).荇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蓴, 江 南俗亦呼为猪蓴,或呼为荇菜。”
(2).老莼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蓴:“蓴,生南方湖泽中……至秋老则名葵蓴,或作猪蓴,言可饲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