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姏姆
亦作“ 姏母 ”。 乳媪;老年仆妇。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于时 孝武帝 不亲万机,但与 道子 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晋书·五行志上:“ 会稽王 道子 宠幸尼及姏母。” 清 袁枚 新齐谐·烧狼筋:“ 蓝 府有狼筋一条,凡家中失物,烧之则偷者手足皆颤。有女公子失金釵一隻,不知谁偷,乃齐奴婢姏姆数十人,取筋烧之。” 清 翟灏 通俗编·妇女:“姏婆,妇之老者;能以甘言悦人,故字从甘,其音读若钳。或谓老倡曰‘虔婆’,误。”
分類:老年仆妇
《國語辭典》:老旦  拼音:lǎo dàn
戏剧角色名,专门饰演老妇。
《漢語大詞典》:老措大
对老年寒士的蔑称。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旻 怒曰:‘老措大,毋妄沮吾军!’”
分類:老年寒士
《漢語大詞典》:中大人
(1). 汉 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 康 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
(2).用以称宦官。 宋 岳珂 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漢語大詞典》:媬傅
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女。媬,保母;傅,傅父。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五岁,属先妣之忌,饭僧於仁祠,就问其故。媬傅以告,遂号泣不食。”
《漢語大詞典》:大老子
(1).老年男子的自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大老子业已许卿,当復相欺耶!”
(2).谨厚老人。宋书·沈昙庆传:“ 曇庆 谨实清正,所莅有称绩。常谓子弟曰:‘吾处世无才能,政图作大老子耳。’世以长者称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
《漢語大詞典》:道丈
对老年道士的敬称。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入梦成亲》:“[丑]道丈何来?[外]我乃 回道人 ,借坐一回。”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道丈识力坚定,宜静重养望,勿逐时好。”
《漢語大詞典》:焫烛(焫燭)
谓夜晚燃烛。指老年。 清 唐孙华 《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之二:“焫烛光阴堪爱惜,强从六艺恣畋渔。” 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自序》:“俾余於焫烛餘年有所进益,虽百朋之锡,何以过之。”参见“ 炳烛 ”。
分類:夜晚老年
《國語辭典》:炳烛(炳燭)  拼音:bǐng zhú
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也作「秉烛」。
分類:好学
《國語辭典》:老太婆  拼音:lǎo tài pó
俗称年老的妇人。《文明小史》第四回:「老太婆的儿子,也帮著动手。可怜四个人竟如死人一般,一任众人摆布。」
《漢語大詞典》:老太公
(1).旧时称别人的父亲。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当日死了你那老太公,怎么生下你这个小业种。”
(2).泛指老年男子。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
《漢語大詞典》:优狐(優狐)
指专演老年男子的优人。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上:“譬如戏场中戈鋋,若在出色优狐手中,定要另生一番光彩。”原注:“ 元 人谓装外者为狐。”
《國語辭典》:助产婆(助產婆)  拼音:zhù chǎn pó
旧时从事接生工作的妇女。也称为「接生婆」。
《漢語大詞典》:斋婆(齋婆)
念佛吃斋的老年妇女。 艾芜 《手》:“她在晚年吃了长斋,每逢初一、十五,便要在 观音菩萨 面前念经一通,还同一些斋婆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朝过 峨嵋山 。”
《漢語大詞典》:翁妈(翁媽)
方言。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周立波 《民兵》:“ 何 家翁妈!你老人家不要急,他会治好的。”
《漢語大詞典》:亚婆(亞婆)
即阿婆。对老年妇人的尊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第十一出:“亚婆,且放心,它自记得买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