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9,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辉耀
耀德
增耀
垂耀
弗耀
振耀
日耀
耀灵
耀芒
耀光
耀眼
隐耀
耀威
耀兵
耀明
《國語辭典》:辉耀(輝耀)  拼音:huī yào
光彩、光辉。宋。晏殊〈进两制三馆牡丹歌诗状〉:「惟圣运之会昌,可继重华之辉耀。」
《國語辭典》:耀德  拼音:yào dé
昭示德行。《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
《骈字类编》:增耀(增耀)
后汉书郎顗传昔唐尧在上群龙为用文武创德周召作辅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也晋书桓豁传三台丽天辰极以之增耀论道作弼王猷以之时邕
《漢語大詞典》:垂耀(垂燿)
亦作“ 垂燿 ”。亦作“ 垂曜 ”。光辉下照;照耀。 汉 王充 论衡·说日:“数星之质百里,体大光盛,故能垂耀。”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燿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在天垂曜,璿宫列乾象之墟。”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古今之能以勋业文章并显於当时而垂耀於后世若先生者,几何人哉!”
分類:光辉照耀
《韵府拾遗 啸韵》:弗耀
宋史乐志潜德弗耀发源灵长
《漢語大詞典》:振耀
亦作“ 振耀 ”。 照耀;显耀。汉书·扬雄传上:“昭光振燿,蠁曶如神,仁声惠於 北狄 ,武义动於南邻。”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子孙不振耀,歷代皆有之。” 宋 欧阳修 《〈仲氏文集〉序》:“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於当世。”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诔》:“悲悼感慕,宜不在诸士大夫之后,独材力卑謭,惧不足以振耀潜德。”
分類:照耀显耀
《骈字类编》:日耀
魏晋 潘岳 关中诗十六章 素甲日耀,玄幕云起。
《漢語大詞典》:耀灵(耀靈,燿靈)
太阳的别称。亦喻指皇帝。《楚辞·远游》:“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曄而西征。”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书郎谢表》:“仕通物任,官登郎掾,此实耀灵之私照,而微臣之厚幸也。” 明 吴承恩 《广寿》:“ 嘉靖 甲寅朱夏仲月,纤阿既望,耀灵再閲,阴阳辨而欲寧,天地交而成节。”
燿靈:指太阳。后汉书·张衡传:“淹栖迟以恣欲兮,燿灵忽其西藏。” 李贤 注:“燿灵,日也。”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燿灵匿景,继以华灯。”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耀芒
光芒照射;光芒。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两旗开张,中星耀芒,灵气翕歘,兹辰之良。” 明 刘基 《甘露颂》:“璧月宵烱,银河晓旋。天乳耀芒,燁于穹圆。” 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胡触手而盘拏,忽值吐其耀芒。”
分類:光芒照射
《漢語大詞典》:耀光
光彩。 唐 柳宗元 《虞鸣鹤诔》:“惟我先君,并时翱翔。治主记室,蔚其耀光。实契伯仲,永永不忘。”
分類:耀光光彩
《國語辭典》:耀眼  拼音:yào yǎn
光线强烈,使人目眩。如:「耀眼的阳光,照射在金黄色的稻穗上,预示了丰收的喜悦。」
《漢語大詞典》:隐耀(隱耀)
亦作“ 隐曜 ”。
(1).隐藏光彩。《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臣闻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鲁迅 《坟·人之历史》:“当十三世纪时,力大伟於 欧 土,科学隐耀,妄信横行, 罗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学者之口,天下为之智昏。”
(2).犹言含而不露。后汉书·郑玄传:“ 南山 四皓有 园公 、 夏黄公 ,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嘉遯龙盘,翫世高蹈。”
《漢語大詞典》:耀威
犹示威。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吾方耀威 玉门 ,扫平 秦 陇 ,卿固守穷城,稽淹王宪,国有常刑,於分甘乎?”
分類:示威
《國語辭典》:耀兵  拼音:yào bīng
炫耀兵威。「耀」文献异文作「耀」。《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于平乐观。」
《漢語大詞典》:耀明
彰明。国语·楚语上:“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
分類: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