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野豌豆  拼音:yě wān dòu
植物名。豆科山蚕豆属:(1)多年生草本。茎长六十至七十公分,倾卧于地面。偶数羽状复叶,末端成羽裂卷须。夏初开淡紫蝶形花,二至六朵排成短总状。荚果椭圆形。种子可供食用。(2)包括苕子、救荒野豌豆、草藤、小巢豆等数种野生、可供蔬食蚕豆属植物之混称。参见「苕子」条。
《國語辭典》:缬草(纈草)  拼音:xié cǎo
植物名。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茎高约一公尺半,叶对生,有宽短的叶鞘,羽状深裂,裂片七至十一枚,茎叶中水液甚多,颇柔软。四至七月开花,三出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根、茎有镇静、止痛作用。
《国语辞典》:小实孔雀豆(小实孔雀豆)  拼音:xiǎo shí kǒng què dòu
植物名。豆科孔雀豆属,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三至四对,小叶六至九对,椭圆形,对生,总叶柄及羽片柄均呈淡褐色以至深褐色,叶背面粉白。花成总状花序,花金黄色。荚果,开裂时二裂瓣作螺旋状缠绕卷曲。种子近圆形,两面凸形,似心形,橙红色而有光泽,俗称为「相思豆」。
《国语辞典》:白蜡树(白蜡树)  拼音:bái là shù
植物名。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七枚,全缘,具短柄或无柄,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五月开白花,圆锥状花序。果实倒披针形,九月成熟。木材坚硬有弹力,可制农具、家具及铁器柄等。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用途为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亦因以得名。
《国语辞典》:豆槐  拼音:dòu huái
植物名。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七至十五枚。夏秋间开花,花为黄白色的蝶形花。荚果略成念珠状。花芽可做染料,果实、叶和树根都是药材,而树形优美,可当园景树和行道树。也称为「槐树」、「槐花树」。
《国语辞典》:腊肠树(腊肠树)  拼音:là cháng shù
植物名。紫葳科腊肠树属,乔木。羽状复叶,小叶七至九枚,椭圆形或倒卵形。夏天开花,花朵暗红,花序呈长串下垂状。果肉质,圆柱形,成熟时褐色,因果形似腊肠,故称为「腊肠树」。因果肉纤维质,不供食用。原产于非洲。
《国语辞典》:苦楝子  拼音:kǔ liàn zǐ
植物名。楝科,落叶乔木。叶呈羽状复叶,先端尖锐,靠近叶柄呈圆形,每年五月下旬开红白色花。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印度和日本。材质硬度适中,可制成家具。亦常栽培以作行道树。
《國語辭典》:凤凰木(鳳凰木)  拼音:fèng huáng mù
植物名。豆科凤凰木属,落叶中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十至二十对。花序伞房状,夏季盛开,花瓣五片,焰红色,雄蕊十枚,荚果扁平、木质,长约达五十公分。主供观赏,为极佳的行道树及庭园树。
《漢語大詞典》:黄刺玫
落叶灌木。小枝褐色,有硬刺。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夏季开花,黄色。产我国北部,为 北京 一带主要观赏植物之一。一名黄蔷薇。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漢語大詞典》:黄连木(黄連木)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球形。紫色。种子可以榨油,树皮和叶子可以制栲胶。鲜叶有香味,可以提制芳香油。有的地区也叫楷树。
《國語辭典》:胡萝卜(胡蘿蔔)  拼音:hú luó bo
植物名。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草本。茎单生,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末端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伞辐多枝;花黄色或淡红色,细小、密集。根部长圆锥形,肥大,有紫红、橘红、黄色等多种,可供食用。原产于欧洲。
《國語辭典》:骨碎补(骨碎補)  拼音:gǔ suì bǔ
植物名。骨碎补科骨碎补属,落叶性多年生草本,多岩生或著生。根茎匍匐、肥厚,淡褐色至暗褐色,密布线状披针形鳞片。叶三角形至五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群近叶缘,位小脉顶端,孢膜管状。根茎入药。
《漢語大詞典》:旱芹
俗称“芹菜”、“药芹”。一二年生草本。基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色绿白或绿黄,有特殊香味。春、夏播种。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叶柄作蔬菜;种子作香料。
《國語辭典》:刺槐  拼音:cì huái
植物名。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尺,枝条多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枚,卵形至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总状花序,花冠蝶形,白色,旗瓣具黄斑。荚果扁平,长椭圆形,内藏六至八粒肾脏形种子。原产北美,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材质坚硬、有弹力,可充枕木、椿木和制各种器具的柄。也称为「洋槐」。
《國語辭典》:山核桃  拼音:shān hé táo
植物名。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表面绿色,背面呈锈黄色,且边缘有锯齿。果实呈倒卵形,外皮生有黄麟毛,果仁近椭圆形,可食,亦能榨油,具奇香。产于贵州、湖南、浙江等海拔一二○至三六○公尺高的山地内。也称为「小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