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家鸭(家鴨)  拼音:jiā yā
动物名。一种鸭。羽毛白色或花褐色,肉和卵可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锦鸟(錦鳥)
(1).鸟名。太平御览卷九二八引《异物志》:“锦鸟文如丹地锦而藻繢相交,俗人见其似锦,因谓之锦鸟。形微大於雉,其雌特有文章五色,甚可爱。”
(2).指羽毛美丽的鸟。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漢語大詞典》:襹褷
(1).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 唐 刘禹锡 《送景玄师东归》诗序:“ 庐山 僧 景玄 袖诗一轴来謁,往往有句轻而遒,如鹤雏襹褷,未有六翮。”
(2).用以形容草木濡湿之状。
(3).引申为散乱重迭貌。 清 钱谦益 《赠书》诗:“年年謫宦束书频,部帙襹褷卷未匀。”
《漢語大詞典》:襳襹
毛衣羽毛丰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而襳襹。” 薛综 注:“ 洪涯 ,三皇时伎人。倡家託作之,衣毛羽之衣。” 李周翰 注:“襳襹,毛衣貌。”
《漢語大詞典》:毛扇
羽毛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庾穉恭 为 荆州 ,以毛扇上 武帝 。”南史·后妃传上·宋明恭王皇后:“太后尝赐帝玉柄毛扇,帝嫌毛扇不华,因此欲加酖害。”
分類:羽毛毛扇
《漢語大詞典》:鱼鳃(魚鰓)
亦作“ 鱼腮 ”。亦作“ 鱼顋 ”。 鱼的呼吸器官。多为羽毛状、板状或丝状,用来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 宋 惠洪 《秋晚同超然山行》诗:“高秋霜叶鱼顋赤,落日远山螺髻青。” 元 黄庚 《江景》诗:“寒生雁背天将雪,冷人鱼鳃水欲氷。”《水浒传》第十七回:“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覷,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
《漢語大詞典》:羽民
古代传说中身上生羽毛的人。《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胷民,羽民。”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结胸反舌一臂人兮,跂踵交脛与羽民兮。”
《國語辭典》:羽冠  拼音:yǔ guān
竖立于飞禽类动物头顶上较长而别致的羽毛,称为「羽冠」。如孔雀的羽冠。
《漢語大詞典》:雉头裘(雉頭裘)
以雉头羽毛织成之裘。借指奇装异服。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 程据 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於殿前。”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之三:“中世以后,君臣之论议政事,古风尚存。乃有却千里马,焚雉头裘。” 清 赵翼 《邸抄》诗:“黄髮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亦省作“ 雉头 ”、“ 雉裘 ”。宋书·顺帝纪:“雉裘焚制,事隆 晋 道。”《周书·艺术传·黎景熙》:“革浮华之俗,抑流竞之风,察 鸿都 之小艺,焚雉头之异服。”
《漢語大詞典》:翡帷
饰以翡翠羽毛的帷帐。《楚辞·招魂》:“翡帷翠帐,饰高堂些。” 王逸 注:“言復以翡翠之羽雕餝幬帐,张之高堂,以乐君也。” 洪兴祖 补注:“在旁曰帷,餝与饰同。”
《漢語大詞典》:刷毛衣
鸟类以喙剔抉羽毛使整洁。 唐 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漢語大詞典》:疏毛
中国画技法之一。用疏松的笔墨表现禽兽的羽毛。 宋 梅尧臣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诗:“今时 长沙 叟,獼猴檞林横。疏毛与设色,前代何角争?”
《国语辞典》:鸟类(鸟类)  拼音:niǎo lèi
脊椎动物的一纲,全身被有羽毛,尖喙、卵生,为恒温动物。
《國語辭典》:脱羽(脫羽)  拼音:tuō yǔ
鸟类的羽毛在春、秋两季换新的羽毛,称为「脱羽」。
《漢語大詞典》:庶旄
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庶,众也。庶旄翠旌,谓析五采羽,注翠旄之首而为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