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幽芬
(1).清香。 清 纳兰性德 《点绛唇·咏风兰》词:“别样幽芬,更无浓艷催开处。”
(2).比喻盛德美名。 明 吴承恩 《介祉颂》:“然而幽芬可挹,或仅覯于嘉辰;世路虽夷,亦多愆于夷则。”
《漢語大詞典》:闻誉(聞譽)
听到美名。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郡侯闻誉亲邀得,乡老知名不放还。”
语本孟子·告子上:“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后因以“闻誉”指到处皆知的好名声。 明 宋濂 《送吕仲善使北平采史序》:“ 仲善 姓 吕 氏, 章贡 人。有学有文,其闻誉盖翕然云。” 清 刘大櫆 《郑节母传》:“家虽贫而闻誉流于乡族。”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其必不欲循例奉公,碌碌苟且,蹈巧宦之陋习,损海外之闻誉。”
《漢語大詞典》:播美
传扬美名。南史·谢弘微谢庄等传论:“ 弘微 立履所蹈,人伦播美。”南史·范泰荀伯子等传论:“有礼有法,前哲由斯播美。”《隋书·隐逸传·崔赜》:“鸡树腾声,鵷池播美,望我清尘,悠然路絶。”
《漢語大詞典》:光美
(1).盛大美好。荀子·不苟:“言己之光美,拟於 舜 禹 ,参於天地,非夸诞也。” 宋 叶适 《进故事》:“及其功业光美,垂布简册,顺易孰大焉!”
(2).指盛德美名。 宋 司马光 《上宋侍读书》:“终无一人可收采者,又安有曄曄光美施於千载邪?”
《漢語大詞典》:嘉闻(嘉聞)
亦作“ 嘉问 ”。 问,通“ 闻 ”。美名;好声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卜人謁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 友 ,为公室辅。’” 杜预 注:“嘉名闻於世。”《魏书·广陵王羽传》:“敬慎汝仪,勿坠嘉问,唯酒唯田,可不戒歟!” 宋 王安石 《皇亲叔敖转官加勋》之一:“尔序官内朝,克有嘉问,绳绳之庆,协於声诗。”
《漢語大詞典》:延光
(1).留传美名。 汉 扬雄 《长杨赋》:“延光于将来,比荣乎往号。”
(2).谓承袭前人的荣誉。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虏将军丹阳尹章》:“藉以毓采上霄,搏华中汉,饮惠延光,偭爵假息。”
《漢語大詞典》:遗芬(遺芬)
(1).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唐 沈佺期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诗:“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宋 梅尧臣 《叶大卿挽辞》之二:“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 宋 朱熹 《挽吴给事》诗之二:“悬知千载下,此地想遗芬。”
(2).犹馀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荔支﹞而奇香扑人,出入怀袖,即残红委地,遗芬不散,此岂百果所敢望哉!”
《漢語大詞典》:垂美
留传美名。晋书·江逌传:“ 唐 虞 流化於茅茨, 夏禹 垂美於卑室。”
分類:留传美名
《漢語大詞典》:垂辉(垂輝)
比喻流传美名。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一:“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分類:流传美名
《漢語大詞典》:贻休(貽休)
留下美名。 清 卢文弨 《国子监生丁君体曾家传》:“吾於 丁君 有慨焉,因其孤之请,而为之次其行谊,知其克上承遗绪,而将貽休於后人也。”
分類:留下美名
《漢語大詞典》:传馨(傳馨)
传播美名。 唐 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诗:“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
分類:传播美名
《漢語大詞典》:饰名(飾名)
谓故意做作,谋取美名。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 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僮僕使人,问乃知其夫人。其饰名如此。”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愿陛下修復旧典,申戒銓司,核功过,勿循毁誉,量才能以责名实……则人不得饰名以求功,而亦不得巧文以避罪矣。”
《漢語大詞典》:贻芳(貽芳)
留下美名。 唐玄宗 《送张说巡边》诗:“鼓吹威夷狄,旌轩溢 洛阳 。 云臺 先著美,今日更貽芳。”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新城家法:“人人勤学以自奋於功名,故 新城 之文藻貽芳,衣冠接武,号为宇内名家。”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韩大任:“以此残躯貽芳后世可也。”
分類:留下美名
《國語辭典》:攘羭  拼音:ráng yú
羭,美好。攘羭即掠美。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固尽诚于养栋。」
《漢語大詞典》:颛美(顓美)
独自享受美名。顓,通“ 专 ”。 明 顾起纶 国雅品·杂品:“故初 唐 新罗 之颂,不足顓美於 永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