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搭护(搭護)  拼音:dā hù
1.翻毛的羊皮长袄。《野叟曝言》第一一三回:「慌忙又披上一件搭护,方不觉冷。」
2.半臂衫。
《國語辭典》:羽毛球  拼音:yǔ máo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由二人或四人在球网的两边各用网拍互击羽毛球,在一定的范围内,羽毛球先著地的一方,便算输了一球。简称为「羽球」。
2.羽毛球运动所使用的球。将长短大小相同的羽毛顺序插在半球形的软木托或小橡皮球的切面周缘,呈喇叭形,亦有用尼龙或塑胶制成者。简称为「羽球」。
《漢語大詞典》:鹰爪毛(鷹爪毛)
一种短毛羊皮。因毛像鹰爪而得名。
分類:羊皮鹰爪
《漢語大詞典》:羊皮筏
用羊皮气囊联接而成的简单渡河工具,状如竹筏,故名。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 黄河 上一个人蹲在羊皮筏上轻飘飘地浮过去了。”参见“ 浑脱 ”。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国语辞典》:披著羊皮的狼  拼音:pī zhe yáng pí de láng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叙述一匹狼披著羊皮,混入羊群中偷羊。后比喻伪善者。如:「他以替灾民募款为由,四处诈骗钱财,实在是只披著羊皮的狼。」
《国语辞典》:鹰爪毛儿(鹰爪毛儿)  拼音:yīng zhǎo máo ér
一种短毛羊皮。因毛丛集如鹰爪,故称。
《国语辞典》:水花儿(水花儿)  拼音:shuǐ huā ér
1.水被激动而扬起的水泡。
2.羊皮制成的裘,毛作波浪形,称为「水花儿」。
3.水痘的别名。参见「水痘」条。
《漢語大詞典》:达哈(達哈)
羊毛朝外的山羊皮外套。 张承志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额吉的青马浑身披着冰甲,额吉穿着的达哈也粘着片片的雪块。”
《國語辭典》:排球  拼音:pái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由美国人所创,球场长方形,中央隔有高网,双方分占一边,以手托或击球,使球在网上往来,不得落地。
2.排球运动用球。通常用人造革或牛皮做壳,橡胶做内胎。
《國語辭典》:皮筏  拼音:pí fá
一种黄河上游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由于当地高山峻岭,水流湍急,车船无法行驶,于是便将充气的牛羊皮囊和木架编成筏子,利于河上运货载人,不用时也可放气折叠,非常轻巧,形成青、宁一带特殊的景观。如:「在黄河上游,经常可见人们以皮筏渡河,十分方便。」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漢語大詞典》:老羊皮
毛粗皮厚的劣等羊皮。北方、西北等地区的农牧民多用以制衣,且不挂面子。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只见她将身一纵,爬到树上去,就在树上取下一个包袱卷,打了开来,正是三件老羊皮光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