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履贵(履貴)
置身显贵。晋书·陆机陆云传论:“然则荣利人之所贪,祸辱人之所恶,故居安保名,则君子处焉;冒危履贵,则哲士去焉。”
分類:置身显贵
《漢語大詞典》:抗身
立身,置身。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抗身以卫社稷,久沉射虎之威,疏王爵以大门閭,将表食牛之气。”
分類:立身置身
《漢語大詞典》:负涂豕(負塗豕)
置身泥涂之中而满身污秽的猪。语本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 孔颖达 疏:“豕而负涂,泥秽莫斯甚矣。” 清 陈睿思 《赠张永夫》诗:“喘月之牛负涂豕,纷纷轻薄应如此。”亦省作“ 负涂 ”。 清 吴锡麒 《积雨三十六韵》:“负涂无白蹢,卧龙有乌犍。”
《漢語大詞典》:陪厕(陪廁)
(1).正屋两侧的厢房。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善器必用贵人,恶器必施贱者;尊鼎不在陪厕之侧,瓠瓜不在堂殿之上,明矣。”
(2).谓随从和置身于帝王左右。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陪厕迴天顾,朝讌流圣情。”
《漢語大詞典》:无寘(無寘)
(1).不要放置。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於 许 。’”
(2).谓无以置身,惶悚不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看讲启》:“臣不涯庸浅,轻敢奉宣……惭悚交并,寝兴无寘。”
(3).犹言不予处理。 唐 孙逖 《对甲读〈周书阴符〉或告违法判》:“下帷之时,不学明训;张灯之际,乃习《阴符》,徒成 仲舒 之滛,不如 元凯 之癖。或称违法,诚则伊咎,欲将议狱,其或有词……苟如斯失,无寘於辟。”
《漢語大詞典》:齿迹(齒跡)
亦作“ 齿跡 ”。 犹厕身,置身。旧唐书·元亨传:“刑戮虽加,枝胤仍在,岂可復肩随近侍,齿迹朝行。”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公夕拜之时也,既齿跡於 渠阁 ;公春华之日也,又陪游於层城。” 唐 刘知几 史通·核才:“是以略观近代,有齿跡文章,而兼修史传。”
分類:厕身置身
《國語辭典》:打滚(打滾)  拼音:dǎ gǔn
1.躺在地上来回翻滚。《红楼梦》第六○回:「芳官挨了两下打,那里肯依,便撞头打滚,泼哭泼闹起来。」
2.浮沉周旋。如:「我在商场中打滚,已有三十年。」
《國語辭典》:上刀山  拼音:shàng dāo shān
比喻步上极为艰险的境地。如:「为了朋友,他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国语辞典》:临危履冰(临危履冰)  拼音:lín wéi lǚ bīng
置身险境,如同走在冰上的小心谨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连珠篇》:「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国语辞典》:陷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而后生)  拼音:xiàn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后生」。
《国语辞典》:羊入虎口  拼音:yáng rù hǔ kǒu
羊落入老虎口里。比喻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必死无疑。如:「明知对方不怀好意,还一个人去赴约,岂不是羊入虎口?」
《國語辭典》:宝山空回(寶山空回)  拼音:bǎo shān kōng huí
进入充满珍宝的山却空手而回。比喻机会虽好,却毫无收穫。如:「读书须有要领,否则宝山空回,也只是枉然罢了。」也作「空入宝山」。
《漢語大詞典》:垂饵虎口(垂餌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李陵 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歷王庭,垂饵虎口。” 张铣 注:“垂饵,犹送食也。”
《國語辭典》:诗中有画(詩中有畫)  拼音:shī zhōng yǒu huà
形容诗歌的意象很美,有如一幅美妙的图画。宋。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镜花缘》第九○回:「道姑道:『斗草蜂声闹。』春辉道:『昨日我们在百药圃摘花折草,引的那些蜂蝶满园飞舞,真是蝶乱蜂狂。今观此句,古人所谓诗中有画果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