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粲  拼音:bái càn
1.汉代一种刑罚。令犯法的妇女择挑白米,以供祭祀之用。《汉书。卷二。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2.粳米的别名。参见「粳米」条。唐。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秋菰成黑米,精凿傅白粲。」
《漢語大詞典》:臣仆(臣僕)
古指奴仆。亦为罪人与执役者及臣下的通称。《诗·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僕。” 毛 传:“古者有罪不入於刑,则役之圜土,以为臣僕。”晏子春秋·问上一:“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僕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白狼 等国﹞举种奉贡,称为臣僕。”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彼虽才能,终为我之臣僕,何敢以臣凌君,而忘其己为所立也。” 茅盾 《耶稣之死》五:“ 希律王 听到了 耶稣 的名声和他的行事,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 约翰 从死里复活。’”
《國語辭典》:配流  拼音:pèi liú
将罪犯发配流放到偏远地方。也作「流配」。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绑犯人的绳索。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漢語大詞典》:镬汤(鑊湯)
(1).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用以烹罪人。 唐 顾况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诗:“此辈之死后,鑊汤所熬煎。”《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抛在鑊汤炉炭内,铁叉搅转问根由。”
(2).喻水深火热的处境。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有一僕曰 詹荣 ,亦 抚 人……一日,因打木鱼先悟道,作颂云:‘木鱼元来无肚肠,声声唤我出鑊汤。’”
《漢語大詞典》:泣辜
(1).泣罪。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禹 泣辜表仁,菲食旌约。”
(2).泛指帝王怜恤罪人。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録涓滴之功。” 唐 白居易 《答黄裳〈请上尊号表〉》:“虽恤隐泣辜,未臻三五之化。”参见“ 泣罪 ”。
《國語辭典》:泣罪  拼音:qì zuì
同情、哀矜罪人。南朝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汉后流名,是以远鉴前史,垂恩狱犴,仁同泣罪,幽比推沟。」
《漢語大詞典》:五鼎烹
亦作“ 五鼎亨 ”。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烹煮罪人。汉书·主文偃传:“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 颜师古 注:“五鼎亨之,谓被鑊亨之诛。”亨,“ 烹 ”的本字。 宋 陆游 《当食叹》诗:“贪夫五鼎烹,志士 首阳 饿。” 明 陈子龙 《赠孙克咸》诗:“轩冕甘为五鼎烹,壮士翻为二桃弃。”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生不五鼎食,死不五鼎烹。”
《國語辭典》:汤镬(湯鑊)  拼音:tāng huò
镬,无足之鼎。汤镬为一种古代烹人的刑具。《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漢語大詞典》:配役
发配罪人从事苦役。《元典章·刑部七·凡奸》:“今后姦夫姦妇初犯,依在先体例断放,若是再犯,刺面配役。”
《國語辭典》:火车(火車)  拼音:huǒ chē
1.一种古代攻战的器具。《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俄顷,贼马步奄至,又推火车数道攻战。相持移日,乃出轻兵攻贼西。」
2.泛指行驶于铁路上的列车。因最初是藉火力产生蒸气以牵引车厢,故称为「火车」。目前多已电气化。
《漢語大詞典》:罪疾
(1).灾祸。书·盘庚中:“ 高后 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宋 苏辙 《书论》:“汝罔暨余同心,我先后将降汝罪疾。”
(2).邪恶的罪人。 唐 元稹 《授崔稜尚书户部侍郎制》:“熏剔幽妖,擒灭罪疾。”
《國語辭典》:治罪  拼音:zhì zuì
根据法律惩治罪犯,给犯罪的人应得的惩罚。《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收付廷尉,法狱治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捉回冯君瑞,交与地方官,究出起衅情由,再行治罪!」
《漢語大詞典》:讨罪(討罪)
讨伐罪人。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唐 符载 《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漢語大詞典》:亡虏(亡虜)
逃亡的罪人。汉书·田儋传:“ 横 始与 汉王 俱南面称孤,今 汉王 为天子,而 横 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 留侯 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分類:逃亡罪人
《漢語大詞典》:避怨
(1).躲避仇敌。三国志·魏志·张辽传:“ 张辽 字 文远 , 雁门 马邑 人也。本 聂壹 之后,以避怨变姓。”
(2).避免结怨,不得罪人。 明 张居正 《谢恩疏》:“先生尽赤忠以辅佐朕,不辞劳,不避怨,不居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专官》:“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清 无名氏 《王氏复仇记》:“奈当日国事已非,羣情瞀乱,乡先生箝口结舌,惟知避怨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