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罢休(罷休)  拼音:bà xiū
停止、休止。《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倒有个法子,你又做不到,所以只好罢休。」
《国语辞典》:一紧二慢三罢休(一紧二慢三罢休)  拼音:yī jǐn èr màn sān bà xiū
形容旧时官场的腐败情形,处理公事时刚开始很紧凑,然后就拖延,接下来便不理不睬。《官场现形记》第四○回:「我们做官人有七个字秘诀,那七个字呢叫做『一紧二慢三罢休』。」
《漢語大詞典》:誓不罢休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例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漢語大詞典》:善罢罢休
亦作“ 善罢干休 ”。轻易地了结。多用于否定。
《國語辭典》:定交  拼音:dìng jiāo
1.结交,结为朋友。《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交。」唐。白居易〈感旧〉诗:「平交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
2.停歇、罢休。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你道是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三朝,恰定交,不争咱一日错便是一世错。」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俺气氲氲喟然声不定交,助疏刺动羁怀风乱扫。」
《漢語大詞典》:休务(休務)
(1).指停止公务。北齐书·高叡传:“ 高祖 甚以悲伤。语 平秦王 曰:‘此儿天生至孝,我儿子无有及者。’遂为休务一日。”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千秋节,詔天下咸燕乐,有司休务三日。”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时西边日警,二府、三司虽假不休务。”
(2).罢休;停止。 宋 赵令畤 《浣溪沙·王晋卿筵上作》词之五:“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閒。” 宋 赵以夫 《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词:“任诗卷抛荒,棋枰休务,寂寞风帘舞絮。”
《漢語大詞典》:休罢(休罷)
(1).罢休;停止。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有司计筭,所费苟务因循,小不如意,即求休罢。” 宋 苏轼 《民政下》:“今世之兵皆天子之所廪食以终其身……非如 汉 之戍卒有休罢更代之期也。”
(2).指辞官。 唐 李翱 《与翰林李舍人书》:“ 翱 思逃后祸,所冀存身,惟能休罢,最愜利志。”
《國語辭典》:干休  拼音:gān xiū
罢休、罢手、放弃。《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你不赔我,看我同你干休吗?」也作「甘休」。
《國語辭典》:住手  拼音:zhù shǒu
停手。后亦用于指停止做某事。《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红楼梦》第六七回:「你就是不住手的赶,也赶不了许多。」
《國語辭典》:开交(開交)  拼音:kāi jiāo
结束、解决。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起初时怕不有些钱钞,如今使的无了,俺这妮子恋著,不肯开交。」《红楼梦》第六○回:「别管他们,让他们闹去,看怎么开交。」
《漢語大詞典》:不解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國語辭典》:不休  拼音:bù xiū
不止、不息。汉。邹阳〈上书吴王〉:「斗城不休,救兵不至。」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陈坐镇雅俗,弘益已多,僧孺访对不休,质疑斯在。」
《國語辭典》:不歇  拼音:bù xiē
不停、不休息。《红楼梦》第一六回:「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
《國語辭典》:不算  拼音:bù suàn
1.不计算。《红楼梦》第五九回:「他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著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蹧蹋。」
2.不承认。如:「事先没约定,你说的不算。」
《漢語大詞典》:请止(請止)
(1).请求停止,请求罢休。荀子·宥坐:“ 孔子 为 鲁 司寇。有父子讼者, 孔子 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 孔子 舍之。”
(2).犹言请允许中止交往。请,敬辞。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蘧子 ﹞至,谓八人者曰:‘吾见 申叔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知我者如夫子则可;不然,请止。’” 杜预 注:“止,不相知。”
(3).犹言请允许留下。请,敬辞。左传·成公十六年:“ 唐苟 谓 石首 曰:‘子在君侧,败者壹大。我不如子,子以君免,我请止。’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