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罚觥(罰觥)
犹罚爵。 宋 梅尧臣 《饮韩仲文家》诗:“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國語辭典》:罚爵(罰爵)  拼音:fá jué
宴饮行酒令时,败者被罚饮酒。《新唐书。卷一七七。崔咸传》:「丞相乃许所由官嗫嚅耳语,愿上罚爵,度笑受而饮。」
《漢語大詞典》:五罚(五罰)
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剕,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书·吕刑》:“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 孔 传:“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当正五罚,出金赎罪。”
《漢語大詞典》:罚筹(罰籌)
罚酒计数的筹牌。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 衡阳 放酒,熊咆虎嗥,不存令章,罚筹蝟毛。” 宋 欧阳修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诗:“罚筹多似 昆阳 矢,酒令严於 细柳 营。”
分類:罚酒计数
《國語辭典》:折罚(折罰)  拼音:zhé fá
惩罚。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往日罪过,今日折罚。」也作「折乏」。
分類:报应惩罚
《漢語大詞典》:笞罚(笞罰)
拷打责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
《韵府拾遗 寘韵》:罚异(罚异)
韩非子赏善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善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骈字类编》:一罚(一罚)
刘协新论见上
《漢語大詞典》:殃罚(殃罰)
犹惩罚。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每见此曹欺誑天下,以规势利者,迟速皆受殃罚。”
分類:惩罚
《漢語大詞典》:邮罚(郵罰)
谓判人罪过,处罚其身。邮,通“ 尤 ”。《礼记·王制》:“邮罚丽於事。” 郑玄 注:“邮,过也;丽,附也;过人、罚人当各附於其事。” 孔颖达 疏:“邮,过也,谓断人罪过;罚谓责罚其身。”
分類:罪过处罚
《國語辭典》:罚赎(罰贖)  拼音:fá shú
一种刑罚。即纳钱以赎罪。《明史。卷一九四。列传。金献民》:「未几,又坐湖广事,再下狱,罚赎归。」《西游记》第四回:「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漢語大詞典》:偏罚(偏罰)
指丧母。 唐 骆宾王 《灵泉颂序》:“幼丁偏罚,早丧慈亲。”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公幼钟偏罚,毁瘠过人。八岁读书,至‘无母何恃’,废书慟哭,殴血数升。”
《漢語大詞典》:纠罚(糾罰)
亦作“糺罚”。 督察惩罚。后汉书·窦武传:“宜以次贬黜,案罪纠罚。”后汉书·陈忠传:“便可撰立科条,处为詔文,切勑刺史,严加糺罚。”
分類:督察惩罚
《韵府拾遗 支韵》:罚疑(罚疑)
何承天尹嘉议责敬共之节于饥寒之隶诚非罚疑从轻宁失有罪之谓也
《韵府拾遗 灰韵》:罚杯(罚杯)
姚合诗相对题新什迟成举罚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