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39,分70页显示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页
婆田罗树
笸罗
破多罗
軿罗衣
婆罗门咒
婆罗洲
佩紫罗囊
辟馆罗羞
毗罗帽
披罗戴翠
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摄罗子
圣保罗大教堂
词典(续上)
桲罗婆田罗树
笸罗
破多罗
軿罗衣
婆罗门咒
婆罗洲
佩紫罗囊
辟馆罗羞
毗罗帽
披罗戴翠
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摄罗子
圣保罗大教堂
《漢語大詞典》:桲罗(桲羅)
见“ 桲欏 ”。
《漢語大詞典》:桲椤(桲欏)
亦作“ 桲罗 ”。 木名。叶可饲蚕。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 沂 多山,山必有场,种桲欏以养山蚕,岁出山茧山绸无算。” 刘白羽 《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九点钟运动到桲罗林子,原来二营的任务是二梯队,准备打纵深。”
分類:木名
《漢語大詞典》:婆罗门咒(婆羅門呪)
古代 印度 宗教咒语。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盘陀王 ﹞向 乌场国 学婆罗门呪,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左金吾将军 杜元谈 诵婆罗门呪。” 胡三省 注:“今所谓 天竺 神咒也。”
《漢語大詞典》:毗罗帽(毗羅帽)
见“ 毗卢帽 ”。
《漢語大詞典》:毗卢帽(毗盧帽)
亦称“ 毗罗帽 ”。亦称“毘卢帽”。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 毗卢 佛像的帽子。亦泛称僧帽。 明 黄一正 《事物绀珠》:“毗罗帽、宝公帽、僧迦帽、山子帽、班吒帽、瓢帽、六和巾、顶包,八者皆释冠也。”《西游记》第三九回:“ 唐僧 着了一惊--把个毘卢帽子打歪--双手忙扶着那球。”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一个红鼻而胖的大和尚戴上毗卢帽,捏诀,念咒。”亦省称“ 毗卢 ”。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尼姑尼姑,原有丈夫,只要趁些钱财,来带这顶毗卢。”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假和尚》:“一日,晨兴,冠毘罗,服紫衣,据大殿之基,趺跏而坐。”
《國語辭典》:十六罗汉(十六羅漢) 拼音:shí liù luó hàn
佛陀入灭后,受佛嘱咐住在世间护持佛法的十六大罗汉。十六罗汉从五世纪后期,受到中国广泛的崇拜,并成为佛教艺术重要的创作体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罗汉发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国、西藏二地。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复重请言:『所说十六大阿罗汉我辈不知其名何等?』庆友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罗惰阇;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釐堕阇;第四尊者名苏频陀;第五尊者名诺距罗;第六尊者名跋陀罗;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托迦;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如是十六大阿罗汉。』」
《國語辭典》:十八罗汉(十八羅漢) 拼音:shí bā luó hàn
谓唐末宋初间在十六罗汉外附加庆友和宾头卢二人,但宾头卢即宾度卢跋罗惰阇的重复。另有一说是加入降龙、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为迦叶和军徒钵叹。西藏则于十六罗汉外加上达磨多罗和摩诃衍和尚。宋代之后,十八罗汉取代了十六罗汉风行全中国。
《國語辭典》:十六罗汉(十六羅漢) 拼音:shí liù luó hàn
佛陀入灭后,受佛嘱咐住在世间护持佛法的十六大罗汉。十六罗汉从五世纪后期,受到中国广泛的崇拜,并成为佛教艺术重要的创作体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罗汉发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国、西藏二地。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复重请言:『所说十六大阿罗汉我辈不知其名何等?』庆友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罗惰阇;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釐堕阇;第四尊者名苏频陀;第五尊者名诺距罗;第六尊者名跋陀罗;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托迦;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如是十六大阿罗汉。』」